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游紫云庵》
《重游紫云庵》全文
明 / 李延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不厌山意杖藜去复来。

莲花千嶂合,竹叶一樽开。

倚槛秋容澹,挥毫暮色催。

客游惊再至,僧已十方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方回(fāng huí)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呈现出循环往复的状态。

挥毫(huī háo)的意思:挥毫是指用毛笔挥动,表示书法家挥毫泼墨,意味着写作或创作的动作。

客游(kè yóu)的意思:指客人游玩、旅行。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暮色(mù sè)的意思:指天色渐暗,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用来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走向衰落的状态。

秋容(qiū ró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气质在秋天时显得特别美丽或高贵。

山意(shān yì)的意思:形容心境深远、意境高远,具有山的气势和情趣。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倚槛(yǐ kǎn)的意思:倚槛是指依靠着栏杆或门槛,形容人倚靠在窗前或门边,抚琴吟诗、吟咏自得其乐的情景。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竹叶(zhú yè)的意思:指隐居谦逊之人,比喻低调而有才华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造访紫云庵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禅宗文化的深刻理解。

首联“不厌看山意,杖藜去复来”,表达了诗人对山景的喜爱之情,他手持藜杖,来来回回地欣赏着山中的景色,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

颔联“莲花千嶂合,竹叶一樽开”,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山峰比作莲花,竹林的清风比作酒樽开启,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中清幽的环境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颈联“倚槛秋容澹,挥毫暮色催”,描绘了诗人倚靠栏杆,观赏着淡雅的秋景,随着日落西山,笔墨在纸上飞舞,时间仿佛被晚霞催促着流逝,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氛围。

尾联“客游惊再至,僧已十方回”,点明了诗人此次是再次造访,不禁感到时光荏苒,同时也暗示了僧人修行的圆满,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禅宗文化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延大
朝代:明

李延大,字四馀,一字维业。乐昌人。明神宗万历二十年(一五九二)进士。授柳州推官,补任镇江。入为工部主事,升吏部稽勋郎中。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一有传。
猜你喜欢

悲遣十三章·其五

尸堂揭白写形模,几遍端相未是他。

欲倩画工追笑靥,可堪连岁泣时多。

(0)

述妇病怀·其二

闷拈叶子强寻欢,自觉双银约指宽。

阿母无聊听卜命,脱将跳脱觅人看。

(0)

和孝仪看灯词十二首·其七

暗风相约宋墙东,一寸灵心两处同。

南去北来多邂逅,忽然俱在寺门中。

(0)

用前韵吟寄所思末一章代为答·其三

为感临歧嘱咐音,客中从此戒愁吟。

离悰已是难支遣,更戒愁吟愈不禁。

(0)

自悼

一片愁声四壁虫,劳劳鱼目五更钟。

自知荀粲年华促,已分崔郊智画穷。

灵药几时分月姊,绨袍端欲借天公。

空堂泣下无人会,羞向瑟琶问吉凶。

(0)

惜秋华.牵牛花

茅屋松窗,正西溪溪曲,短篱低亚。

秋草试花,枝枝锦葵墙下。

荒园渐少芳菲,映碧藓、牵藤斜挂。如画。

向穿针小楼,星星缀乍。相对更潇洒。

看疏疏密密,并凌霄添架。

清浅银河,记得旧时罗帕。

翠云谁倚阑干,惜空庭、仙风吹罢。凉夜。

待梧飘、鹊桥应驾。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