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王侍郎春日喜李侍郎崔给谏张舍人韦谏议见访因命觞观乐之什》
《奉和王侍郎春日喜李侍郎崔给谏张舍人韦谏议见访因命觞观乐之什》全文
唐 / 窦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华馆迟嘉宾逢迎淑景新。

锦筵绛帐玉佩朱轮

曲里三仙会,风前百啭春。

欲知忘味处,共仰在齐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啭(bǎi zhuàn)的意思:形容声音嘈杂、喧闹。

逢迎(féng yíng)的意思:指为了迎合他人的意思而主动去迎合对方的喜好或者要求。

嘉宾(jiā bīn)的意思:指受邀请的客人或受人敬重的客人。

绛帐(jiàng zhàng)的意思:绛帐是指古代帝王所用的红色帐篷,用于象征权威和尊贵。

锦筵(jǐn yán)的意思:锦筵指的是华丽的宴席,也可以用来形容盛大的宴会或酒席。

齐人(qí rén)的意思: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力同心。

三仙(sān xiān)的意思:指三个聪明、能干的人。

淑景(shū jǐng)的意思:美好的景色

忘味(wàng wèi)的意思:指忘记了原本的味道,比喻经历了时间的冲刷或变故后,对事物的感受、记忆、情感等逐渐淡漠或消失。

玉佩(yù pèi)的意思:指玉质的佩饰,比喻重要的和有价值的东西。

朱轮(zhū lún)的意思:指红色的车轮,比喻权势显赫的人。

翻译
华丽的馆舍期待着尊贵的宾客,迎接美好的春光。
红色的帷帐拉开,镶玉的佩饰随朱轮车而来。
音乐中仙人们聚会,春风中鸟儿鸣唱如诗。
想要了解忘却俗世滋味的地方,就一同仰望齐国人的风范。
注释
华馆:豪华的府邸。
嘉宾:尊贵的客人。
逢迎:迎接。
淑景:美好的春光。
锦筵:华丽的宴席。
绛帐:红色的帷帐。
玉佩:镶玉的佩饰。
朱轮:装饰有红漆轮子的车子。
曲里:音乐中。
三仙会:三位仙人聚会。
百啭春:鸟儿众多鸣叫如同春天。
忘味处:忘却世俗之苦的地方。
齐人:指齐国的人,这里可能象征高尚的人格或理想境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日宴会的盛况,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精美比喻,展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欢乐气氛及文化艺术的繁荣。

"华馆迟嘉宾,逢迎淑景新。"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盛会即将开始的场面,其中“华馆”指的是精致华丽的宴会厅,“迟嘉宾”则是形容宾客们踌躇不前的矜持态度,而“逢迎淑景新”表达了宾客对良辰美景的期待和迎接。

"锦筵开绛帐,玉佩下朱轮。" 这里,“锦筵”指的是用精致锦缎铺设的地席,“开绛帐”则是室内的帷幕被打开,预示着宴会即将开始。“玉佩下朱轮”形容的是马车到来时发出的声音,这里的“玉佩”和“朱轮”都是高贵富丽之物,用以比喻马车的华美。

"曲里三仙会,风前百啭春。" 这两句描绘了宴会场景,其中“曲里三仙会”指的是宴会中有如神仙般的人物聚集,而“风前百啭春”则形容了春天的花香和宴会中的欢乐气氛。

"欲知忘味处,共仰在齐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宴会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希望与同伴共同享受这一刻的美妙,如同古代齐国人的逸乐生活一般。

作者介绍
窦庠

窦庠
朝代:唐

唐朝人,曾任登州刺史。窦叔向之子,家中还有四位兄弟:窦常、窦牟、窦群、窦巩,窦氏一老五小俱以诗驰声当代,且与同时名仕常衮、包佶、元稹、白居易、韩愈、韩皋、房孺复、韦夏卿、武元衡、裴度、令狐楚等过从友善,多有酬唱,著有《窦氏联珠集》。《全唐诗》收有其诗作二十一首。
猜你喜欢

教授宋著作还

何以拟君子,云鸿肃羽仪。

将过上林苑,先集孝王池。

唼藻有馀乐,渐磐方得时。

野塘归莫晚,白水远连陂。

(0)

陪淮南转运魏兵部游颍州女郎台寺

旧传妫氏女,将适楚人时。

筑馆自临水,故台空此基。

因为楚宫媵,来与使车期。

楼上望湖上,烟林晚蔽亏。

(0)

春日游龙门山寺

还邀二三子,共到凿龙游。

阴壑泉初动,春岩气欲浮。

竹藏深崦寺,人渡晚川舟。

始觉山风急,归鞍不自留。

(0)

依韵答惠勤上人

释子本乐静,宜不事物牵。

我惭姑苏守,复赏杼山然。

三岁与之别,其学已增前。

忽此有来赠,老拙谬耽研。

(0)

五知堂

履道坊中白家宅,五桥庄北晋公堂。

昔年二老曾相乐,今日五知名独光。

举事是非都不问,接花时节暂能忙。

清尊雅曲易为厌,自有图书列在傍。

(0)

赠裴直讲水梨二颗言太鲜答吴柑三颗以为多走笔呈之

绿橘似甘来太学,大梨如水出咸阳。

莫将多少为轻重,试擘霜包几瓣香。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