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竹期作林,种松望成阴。
尚虑斧斤伐,莫使牛羊侵。
我歌聊自儆,持用比心箴。
本日(běn rì)的意思:今天;当天
寸心(cùn xīn)的意思:指心思、用心、关心。
方寸(fāng cùn)的意思:指心思、思虑、心情等的状况。
斧斤(fǔ jīn)的意思:形容努力工作,用心努力。
根本(gēn běn)的意思:完全、彻底的意思。表示事物的根本、本质或者程度极深。
拱把(gǒng bǎ)的意思:指人们彼此互相推让,不愿意先行动手或先开口。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柯叶(kē yè)的意思:指树木的枝叶,比喻外貌或表面现象。
萌蘖(méng niè)的意思:指事物初生发展的状态,类似于“花蕾刚发芽”的意思。
乃在(nǎi zài)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存在于某个特定的地方或时刻。
生意(shēng yì)的意思:指商业活动、经营事务。
所期(suǒ qī)的意思:所期指的是期望、盼望的意思。
种德(zhòng dé)的意思:种植美德、培养品德。
方寸心(fāng cùn xīn)的意思:指心思缜密、谨慎小心的心态。
这首诗《种德堂》由明代诗人童冀所作,通过“种竹”、“种松”的比喻,引申出“种德”的主题,寓意深远。
诗中首先提到“种竹期作林,种松望成阴”,以竹与松的生长比喻道德修养的过程,期待其最终能如同竹林与松荫一样,成为一片茂盛的景象。接着,“种德何所期,乃在方寸心”点明了道德修养的目标在于内心的纯净与坚定。
“勿谓寸心小,生意无古今”一句强调了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永恒,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内心的修养都是不变的主题。“勿谓萌蘖微,拱把可十寻”则以植物从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象征着道德修养的积累与成长,即使开始时微不足道,但经过时间的积累,也能达到令人瞩目的高度。
“柯叶日以茂,根本日以深”描绘了道德修养不断壮大、根基稳固的景象,而“尚虑斧斤伐,莫使牛羊侵”则表达了对道德沦丧的担忧,提醒人们要保护好内心的道德森林,防止被外界的诱惑侵蚀。
最后,“我歌聊自儆,持用比心箴”表明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自警,以此作为内心的道德准则,体现了诗人的自我反省与道德追求的精神。
整体而言,《种德堂》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比喻,深刻地阐述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力量与价值,是一首富有哲理与启示性的佳作。
君不见决定法中无决定,虚妄颠倒是菩提。
若心分别菩提法,分别菩提还复迷。
若了此迷无分别,迷与分别即菩提。
分别菩提非一异,恒一同体不相离。
安住性空真实性,空性无空亦不齐。
同体大悲含一切,故知真性不乖迷。
只此昏迷即无性,亦复不论齐不齐。
若舍尘劳更无法,喻若莲花生淤泥。
如来法身无别处,普通三界苦泥犁。
三界泥犁本非有,微妙谁复得见蹊?
行路难,路难本自是泥洹。
内外身心并空寂,颠倒贪嗔何处安?
野客元图静,田家本恶喧。
枕山通箘阁,临涧创茅轩。
约略栽新柳,随宜作小园。
草依三径合,花接四邻繁。
野妇调中馈,山朋促上樽。
晓羹犹未糁,春酒不须温。
卖药开东铺,租田向北村。
梦中逢栎社,醉里觅桃源。
猪肝时入馔,犊鼻即裁裈。
自觉勋名薄,方知道义尊。
所嗟同志少,无处可忘言。
节序若流云,阳和应东陆。
严风日夕解,春气散微燠。
粲粲夜明河,融融当户烛。
纤月出高隅,素影澄梁屋。
披衣起延立,怀人在浚谷。
昔为双飞鸾,阿阁互栖宿。
采秀纫金英,冥飞将黄鹄。
在约不希腴,处葵宁避蓼。
云尽丘岫微,山空桂树馥。
矫首欲搴裳,崇阿艺桑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