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荔支·其十六》
《荔支·其十六》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情深草木奈君何,欲补荔支九歌

异日兰台弟子招魂须用柘浆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九歌(jiǔ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美妙动人。

兰台(lán tái)的意思:指美好的地方或环境。

荔支(lì zh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面看似光鲜亮丽,实际上却空洞无物、不可靠。

入九(rù jiǔ)的意思:指进入九尺深的坑或井中,比喻陷入困境或险境。

须用(xū yòng)的意思:必须使用或需要使用

异日(yì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某一天或将来的时候。

招魂(zhāo hún)的意思:通过特殊的方式唤醒死去的人的灵魂。

柘浆(zhè jiāng)的意思:柘树的果实,比喻事情的结果或归宿。

诸弟(zhū dì)的意思:指兄弟们,表示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荔支》系列之一的第十六首。诗中以“情深草木奈君何”开篇,表达了诗人对荔枝深情的感慨,仿佛草木也深受其情感的影响。接着,“欲补荔支入九歌”一句,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九歌,暗示了诗人希望荔枝能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融入更深远的文化内涵之中。

“异日兰台诸弟子,招魂须用柘浆多。”则进一步延伸了主题,预示着未来的文人墨客在创作时,应汲取更多元的元素,如同用柘浆来祭奠灵魂,既是对荔枝的赞美,也是对后世文人创作的一种期待和指引。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荔枝的美丽与独特,更蕴含了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未来的展望。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双髻峰有怀

双髻云深古道危,不来夜半叩柴扉。

六年底事成遗恨,寂寞空山啼子规。

(0)

送李理问赴岭北省二首·其二

画省开边鄙,郎官选俊才。

臂鹰过雁碛,走马上龙堆。

气候调中律,星辰接上台。

何当瓜及日,却向晋陵回。

(0)

春寒

海上春风日日颠,山头春色几时妍。

清明过了朱明近,未有红芳到眼前。

(0)

浙江亭留题二首·其二

江头日暮虎成群,城北城南路不分。

魏阙共瞻天际日,越乡遥见浙东云。

湖山翠黛颦西子,江渚旌旗望北军。

闻说汉廷将喻蜀,茂陵司马尽能文。

(0)

和许君善郊居

秋色苍茫日落斜,鲤鱼风起荻飞花。

先生晚酌依稀醉,吹笛渔童恰到家。

(0)

四月二日林自■城归写呈迁居诗四首因以述怀并记时事·其三

僦得山居凿井新,客来不厌煮茶频。

屋头蓦地颠风起,狼藉桃花满树春。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