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大雨(dà yǔ)的意思:形容雨势非常大,大到像倾盆而下一样。
逢时(féng shí)的意思:逢时意为遇到合适的时机,表示抓住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
鼓秋(gǔ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鼓励,激励自己或他人努力进取。
九土(jiǔ tǔ)的意思:指九州大地,泛指广大的土地。
旷荡(kuàng dà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辽阔无垠,也可以形容心境豁达、胸怀开阔。
秦筝(qín zhēng)的意思:指琴棋书画等艺术类事物的高超技艺。
蚯蚓(qiū yǐn)的意思:指人贪图小利,不思进取,缺乏上进心和勇气。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太清(tài qīng)的意思:非常明亮清澈,没有杂质和污垢。
听者(tīng zhě)的意思:指能够倾听他人意见、学习他人经验的人。
土中(tǔ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在土地中间,形容平凡、普通。
无厌(wú yàn)的意思:不满足于已有的,贪得无厌
中鸣(zhōng míng)的意思:指发出声音,表示声音传达到中间或远处。
- 注释
- 嘒管:形容蚯蚓鸣叫的声音细微如同笛声。
逢时:指蚯蚓在适宜的季节或时机。
抱枝死:蝉因季节变化而死亡,仍紧抱着树枝。
秦筝:古代中国的一种弦乐器,此处比喻蝉声。
旷荡:空旷而开阔。
太清:天空,这里指天地之间。
- 翻译
- 蚯蚓像细小的笛子,在土壤里适时地鸣叫。
秋天的蝉紧抱着树枝死去,也不敢再发出秋天的声音。
倾听的人怎么不会感到厌倦呢?忽然又像弹奏起秦地的筝声。
大雨冲刷着大地,天地间空旷而清澈。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的《秋声》,通过对蚯蚓和秋蝉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物候特征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蚯蚓如嘒管”以蚯蚓的细微声音比喻秋声的低微,形象生动;“逢时土中鸣”则点出秋意渐浓,万物准备凋零的时节。接下来,“秋蝉抱枝死,不敢鼓秋声”通过秋蝉的沉默,寓言了对秋日肃杀气氛的畏惧。
“听者何无厌,忽如鸣秦筝”两句,诗人感叹听者对秋声的感受复杂,既有欣赏也有厌倦,忽然间又觉得这声音如同秦筝演奏,带有一种凄美的音乐效果。最后,“大雨漂九土,旷荡空太清”描绘了大雨过后,天地间一片空旷,秋声显得更加清晰,与前文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秋声的独特感受,既有对生命消逝的感慨,也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