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捣帛石》
《捣帛石》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古风

婺女织玄绡,欲作六铢衣。

空山捣寒月,传声彻云闺。

可笑绮縠女,不识砧与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ǎoshí
sòng / zhì

zhīxuánxiāozuòliùzhū

kōngshāndǎohányuèchuánshēngchèyúnguī

xiàoshízhē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传声(chuán shēng)的意思:传递声音,传播信息,传言流传。

可笑(kě xiào)的意思:荒谬可笑,令人发笑,不值一笑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六铢(liù zhū)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轻微。

婺女(wù nǚ)的意思:指贤良淑德的女子。

绮縠(qǐ hú)的意思:形容华丽、美丽的衣物。

铢衣(zhū yī)的意思:指非常贫穷,连衣食都很困难。

六铢衣(liù zhū yī)的意思:指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形容贫困潦倒。

翻译
婺女编织深色的细纱,想要制作轻薄的六铢衣裳。
在空寂的山中,捣衣的声音伴随着寒冷的月光,响彻云霄的闺房。
可笑那些只知华丽丝绸的女子,不懂得捣衣砧和织布机的作用。
注释
婺女:古代神话中的织女星,这里指女子纺织。
玄绡:深黑色的细纱。
六铢衣:古代极轻薄的丝织衣物。
空山:寂静无人的山。
捣寒月:在寒冷的月光下捣衣。
传声彻云闺:声音穿透云层,传到闺房。
绮縠女:穿着华丽丝绸的女子。
砧:捣衣石。
机:织布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静谧的山中织造精美布料的情景。她所织之物是玄色的细绡,打算用以制作价值六铢的衣服。诗中的“捣寒月”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她在清冷的月光下工作的场景,而她的声音也传到了远处的云间高阁中。

后两句则带有一丝嘲讽,指出那些只懂得装饰打扮、不识织布之苦的女子们,她们不知道砧板和织布机的辛勤。这样的对比,不仅突出了婺女的勤劳与技艺,更反映了诗人对于女性角色和社会地位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画面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古代女子的生活状态以及她们在生产活动中的不易。同时,它也透露出诗人对某些女子浅薄行为的批评态度。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宿吴兴道中苕村

浮客倦长道,秋深夜如年。

久行惜日月,常起鸡鸣前。

夕计今日程,息车在苕川。

霜中水南寺,金磬泠泠然。

畴昔此林下,归心巢顶禅。

身依寤昏寐,智月生虚圆。

羁旅违我程,去留难双全。

观身话往事,如梦游青天。

明发止宾从,寄声琴上弦。

聊书越人意,此曲名思仙。

(0)

弄玉词二首·其二

三清弄玉秦公女,嫁得天上人。

琼箫碧月唤朱雀,携手上谒玉晨君。

夫妻同寿,万万青春。

(0)

寄王璠侍御求蜀笺

蜀川笺纸綵云初,闻说王家最有馀。

野客思将池上学,石楠红叶不堪书。

(0)

四色·其四

已见池尽墨,谁言突不黔。

漆身恩未报,貂裘弊岂嫌。

(0)

四色·其三

劳鲂莲渚内,汗马火旂间。

平生血诚尽,不独左轮殷。

(0)

赋得慎罚

帝图光往册,上德表鸿名。

道冠二仪始,风高三代英。

乐和知化洽,讼息表刑清。

罚轻犹在念,忽喜尚留情。

明慎全无枉,哀矜在好生。

五疵过亦察,二辟理弥精。

幪巾示廉耻,嘉石务详平。

每削繁苛性,常深恻隐诚。

政宽思济猛,疑罪必从轻。

于张惩不滥,陈郭宪无倾。

刑措谅斯在,欢然仰颂声。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