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乡思漫书·其一》
《乡思漫书·其一》全文
明 / 区元晋   形式: 七言律诗

紫水溪头月几湾,数椽茅屋静依山。

春寻笋蕨携篮出,秋忆蒪鲈放艇还。

翠石摊云诗卷湿,高松滴露酒杯寒。

丹炉茶灶清堪适,徒向南天引目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茶灶(chá zào)的意思:指茶水的烧水炉,比喻平凡的小人物。

丹炉(dān lú)的意思:比喻修炼内功的地方或方法。

滴露(dī lù)的意思:形容水滴落下或露水凝结的声音。

酒杯(jiǔ bēi)的意思:指酒杯中的酒,也比喻饮酒的场合。

露酒(lù jiǔ)的意思:指酒已经喝到了只剩下底的地步。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南天(nán tiān)的意思:指太阳向南升起,也指南方。

诗卷(shī juàn)的意思:形容文采华丽、气势磅礴的诗句或文章。

笋蕨(sǔn jué)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前途。

溪头(xī tóu)的意思:指溪流的起点或源头,也可指事物的开端或起始阶段。

引目(yǐn mù)的意思:引起注意,吸引眼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紫水溪头月几湾”,以“紫水”点明了水色之美,“月几湾”则勾勒出月光洒在溪流上的柔美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下来,“数椽茅屋静依山”一句,通过简朴的茅屋与山的和谐共处,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自然之美。

“春寻笋蕨携篮出,秋忆蒪鲈放艇还”两句,分别描绘了春天和秋天的乡村生活场景。春天里,人们带着篮子去寻找新鲜的竹笋和蕨菜;秋天时,则划着小船回忆起品尝美味的蒪鱼和鲈鱼的情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季节更替下的乡村生活多样性,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馈赠的珍惜与享受。

“翠石摊云诗卷湿,高松滴露酒杯寒”则是对诗人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翠绿的石头上仿佛铺满了云雾,诗卷被湿润的空气浸透,高大的松树上露珠滴滴,让酒杯显得格外清凉。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丹炉茶灶清堪适,徒向南天引目斑”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丹炉与茶灶的清雅,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处繁华世界,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纯净。而“徒向南天引目斑”则可能暗含对远方或理想世界的向往,但最终还是回归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之美的乡村生活图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区元晋
朝代:明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猜你喜欢

海陵按事

小城幽趣远,海国暮寒多。

委琐从谁遣,拘挛祗自诃。

庭虚哀度雁,巷阒绝鸣珂。

案牍萦仍外,陈编亦可磨。

(0)

想庐山三首·其一

昔年曾遇九江秋,引睇庐山不及游。

行役今朝垂欲到,无端牵制又回辀。

(0)

宿坛石驿六首·其四

求官穷僻本藏头,远冒风霜不自由。

岂是有才如硕鼠,可能无术似蜗牛。

(0)

和耿天骘剪綵梅花得开字

根如芝草不因栽,叶似春云容易开。

应有靓妆偷艳去,且无狂蝶为香来。

殷勤玉盏频飞举,酬酢金刀巧剪裁。

烂赏更于何处好,蟾光雪色在瑶台。

(0)

和正闰晦日

孟陬闰晦半春光,夜刻初消昼刻强。

谷鸟有声皆得意,林花无处不飘香。

池经夕雨添新渌,柳舞东风发故狂。

亭压高城延过躅,湛然清兴引杯长。

(0)

和陈和叔内翰忆梅花因手植数本又命画工作生枝于屏间

翰林清兴满江乡,尤忆梅花趁腊芳。

已写幽屏外桃李,更摅藻思压班扬。

自期造化加先意,岂待婵娟借末光。

幸预樽前此佳赏,还祈手植早飘香。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