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闻砧》
《七夕闻砧》全文
明 / 徐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天上双星渡河人间砧杵晚来多。

闺房若待秋风冷,绝塞寒威可奈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渡河(dù hé)的意思:渡河是指过河,也可引申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或突破障碍。

闺房(guī fáng)的意思:指女子的卧室或妇女的内室。

可奈(kě nài)的意思:无法可奈、无可奈何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双星(shuāng xīng)的意思:指两颗星星,表示事物的双重性或双方的关系。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砧杵(zhēn chǔ)的意思: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鉴赏

这首《七夕闻砧》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七夕之夜的独特景象与情感。

首句“天上双星正渡河”,巧妙地将七夕的神话故事融入自然景象中,双星即牛郎织女,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象征着爱情的忠贞与期盼。这一句不仅点明了时节,也营造出一种浪漫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次句“人间砧杵晚来多”,转而描写人间的情景。砧杵是古代妇女在秋日捣衣时所用的工具,这里用来象征劳作与思念。晚来多,意味着随着夜幕的降临,人们开始忙碌起来,准备衣物以备远行或寄情于远方的亲人。这句诗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活动巧妙结合,展现了生活的日常与情感的寄托。

第三句“闺房若待秋风冷”,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闺房,指的是女子居住的房间,这里的“冷”既指季节的转变,也暗含了情感上的凉意。诗句暗示了女子在等待爱人归来时的孤独与期待,以及对秋风渐起、天气转凉的敏感反应。

最后一句“绝塞寒威可奈何”,将视角转向边疆,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关怀与担忧。绝塞,指的是遥远的边疆之地,寒威则是严酷的寒冷。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牵挂,也反映了对战争与离别的无奈与哀伤。

整首诗通过天上与人间、自然与人事的对比,以及对爱情、亲情和家国情怀的深刻描绘,展现了七夕之夜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徐熥

徐熥
朝代:明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猜你喜欢

信阳贤隐寺

出郭不数里,远闻清磬声。

四围山匝沓,一径石空铿。

寺古凋墙画,僧贫戛釜羹。

是谁充隐处,应有佛知名。

(0)

桃叶歌

桃叶歌,歌宛转,旧日秦淮水清浅,此曲之兴自早晚。

青溪桥边日欲斜,白土冈下驱虞车,越州女子颜如花。

中官采取来天家,可怜马上弹琵琶。

三月桃花四月叶,巳报北兵屯六合。

两宫塞上行,日逐江东猎。

桃叶复桃根,残英委白门。

相逢冶城下,犹有六朝魂。

(0)

感怀·其十四

东邻夜从军,西邻晓上官。

一为死别愁,一为知己欢。

欢者承新恩,拂拭头上冠。

愁者嘱妻孥,结束跨下鞍。

悲欢何不同,一危复一安。

黄尘障东华,平地生波澜。

朝荣夕赐死,转盼异暑寒。

寄语承恩人,莫叹从军难。

(0)

寄友

杏花落尽晓风颠,隐几怀人白昼眠。

寒食渐分新改火,春衣犹恋旧装绵。

陶潜入社何妨醉,齐己吟诗不废禅。

朝市悠悠尘土隘,莫教飞到白鸥边。

(0)

独坐

世味老来淡,闭门欣独居。

一闲僧亦羡,多癖友常疏。

竹露头梳冷,茶烟梦觉初。

诗怀并酒兴,不乐复何如。

(0)

题画

绿树青山带晚霞,树间处处有人家。

孤舟最爱沧浪客,得共眠鸥占浅沙。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