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日 送 客 至 潜 水 驿 唐 /刘 禹 锡 候 吏 立 沙 际 ,田 家 连 竹 溪 。枫 林 社 日 鼓 ,茅 屋 午 时 鸡 。鹊 噪 晚 禾 地 ,蝶 飞 秋 草 畦 。驿 楼 宫 树 近 ,疲 马 再 三 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枫林(fēng lín)的意思:枫林指的是枫树丛生的地方,也可引申为人群密集的地方。
宫树(gōng shù)的意思:指宫殿中的树木,比喻权势显赫的人物。
候吏(hòu lì)的意思:指等待任命的官员。
楼宫(lóu gōng)的意思:指尊贵的宫殿或高大的楼阁。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鹊噪(què zào)的意思:鹊噪是指喧闹嘈杂的声音,也比喻无事生非,制造纷争。
沙际(shā jì)的意思:沙际是指沙地的边缘,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边际或极限。
社日(shè rì)的意思:社日指的是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称为“立夏”,表示夏季开始。
田家(tián jiā)的意思:指农村家庭、农户;也用来形容家境贫寒、生活简朴。
晚禾(wǎn hé)的意思:晚熟的禾稻。比喻晚年仍有所作为。
午时(wǔ shí)的意思:指中午时刻,也可指时间拖得很长。
驿楼(yì lóu)的意思:指古代驿站中的楼阁,也用来形容高大的建筑物。
再三(zài sān)的意思:多次、反复
竹溪(zhú xī)的意思:指清幽的竹林和溪水,形容环境幽静、清新。
- 注释
- 候吏:守卫官员。
沙际:沙滩边。
田家:农家。
竹溪:竹林小溪。
枫林:枫树林。
社日鼓:节日祭祀时的鼓声。
茅屋:简陋的房屋。
午时:正午。
鹊噪:喜鹊鸣叫。
晚禾地:已收割的晚稻田。
蝶飞:蝴蝶飞翔。
秋草畦:秋天的菜园。
驿楼:驿站的楼房。
宫树:宫廷或寺庙附近的树木。
疲马:疲惫的马。
再三嘶:反复嘶鸣。
- 翻译
- 守卫官员站立在沙滩边,农舍相连竹溪旁。
枫树林中传来社日的鼓声,午时茅屋内响起公鸡啼鸣。
傍晚鹊鸟在收割后的田野上喧闹,蝴蝶在秋草田间翩翩飞舞。
靠近驿站的宫树下,疲惫的马儿不住地嘶鸣。
- 鉴赏
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的画面。"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一句,设定了秋天的乡村景象,官吏站在河岸旁,田野与竹溪相连,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丰饶的生活图景。
接下来的"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则描绘了一种节奏感和时间感。枫树成荫的地方有社日的鼓声,茅屋中传来午时的鸡鸣声,这些都是乡村生活中的平常事,却在秋天送别的情境下显得格外亲切。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一句,则描绘出自然界的生动景象。晚上,鸟儿在收割后的田野间喧哗,蝴蝶在秋天的草丛中自由飞舞,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季节的变换。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一句,则直接触及了送别的情景。驿站的建筑与皇宫的树木相邻,疲惫不堪的马匹不断地嘶鸣,这里透露出行者旅途的辛劳和对远去亲人的依依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秋日送别时的淡淡哀愁与温馨。诗人刘禹锡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精湛的笔法,将这份离愁寄托于每一个生动的画面之中,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萦绕心头的秋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