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树每于晨雾失,短筇尤共晚晴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起(bù qǐ)的意思:不敢或不愿意起来;拒绝或不接受。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东菑(dōng zī)的意思:指在东方的菑田,比喻在东方偏僻地方的荒地或贫瘠之地。
短篱(duǎn lí)的意思:指篱笆短小,比喻能力或学识浅薄。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黄犊(huáng dú)的意思:指年轻人。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渺然(miǎo rán)的意思:形容景物或事物微小、稀少,无法触及或感知。
南阳(nán yáng)的意思:指人物志向远大,有抱负,有雄心壮志。
青林(qīng lín)的意思:指繁茂的青树林,比喻人才济济、人多且有才能。
晚晴(wǎn qíng)的意思:晚上天气晴朗,指事情或局势在最后时刻发生好转。
西崦(xī yān)的意思:形容人的眼睛大而明亮。
紫芝(zǐ zhī)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品质高尚的人。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石田野色》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乡村景象。首句“茅屋青林映短篱”,以简朴的茅屋隐没在郁郁葱葱的青林之中,衬托出篱笆的低矮,展现出田园的质朴之美。接着,“渺然西崦望东菑”一句,通过远方的山峦(西崦)与近处的田地(东菑)相望,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远的空间感。
“白羊不起麦平垄,黄犊閒眠水满陂”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田间的生动画面,白羊悠然自得地躺在平整的麦田里,黄牛则在满是积水的池塘边悠闲地打盹,流露出田园生活的恬静与和谐。
“远树每于晨雾失,短筇尤共晚晴宜”写的是早晨的薄雾中,远处的树木若隐若现,傍晚时分,手持短杖散步,更适宜欣赏这晴空万里的景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欣赏和享受。
最后,“南阳未为苍生起,风雨还闻长紫芝”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南阳这样的隐逸之地,但并未忘记天下苍生,暗含着济世之志,即使在风雨中,也期待着自己能如紫芝般坚韧,为百姓谋福利。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田野色的宁静与诗意,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理想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的田园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