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其四》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其四》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乡国追封初岂意,师垣极品亦何心。

考功郎议一字□,□相斯文上帝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极品(jí pǐn)的意思:指品质极好、优秀出众的人或物。

考功(kǎo gōng)的意思:指考核功绩,评定功劳。

上帝(shàng dì)的意思:指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

师垣(shī yuán)的意思:师垣是一个比喻教育者的墙垣,指的是教育的重要性和师德高尚。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乡国(xiāng guó)的意思:指故乡、祖国。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追封(zhuī fēng)的意思:追加封号以表彰功绩或荣誉

注释
乡国:故乡。
追封:追加封赏。
岂:岂料,没想到。
意:心意,期待。
师垣:学术界或学校的高位。
极品:最高地位。
亦:也。
何心:怎会有那种心情。
考功郎:考功官,负责官员考核的职位。
议一字:一字之议,对一字的斟酌讨论。
□:此处可能缺失文字,以□表示。
□相:此处可能缺失动词,以□表示。
斯文:指学问和文化。
上帝临:上帝降临,比喻崇高威严。
翻译
当初回归故乡接受封赏,这并不是我所期待的
在学术的顶峰担任师长,又怎能有那种心思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方回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故国和历史的深切追思与怀念。诗中“乡国追封初岂意”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代的追忆之情,"师垣极品亦何心"则显示了诗人对于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的位置和角色有着深刻的思考。

"考功郎议一字□"中“考功郎”通常指的是负责官员考核升降的官职,而"议一字"可能意味着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只需看其一言一行便可洞悉其品格。这里的"□"代表着某个特定的品德或能力,是诗人对于理想人物的期待。

最后,"相斯文上帝临"中的“相斯”是古代官职之一,而“文上帝临”则可能暗指诗人心中所仰望的理想统治者,或是对历史上的某位圣明君主的怀念和向往。这里的“上帝”并非宗教意义上的神灵,而是一种比喻,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与智慧。

总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历史变迁以及对理想君主形象的追求和憧憬,是一篇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思考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9)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5)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2)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2)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2)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2)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