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其四》全文
- 注释
- 乡国:故乡。
追封:追加封赏。
岂:岂料,没想到。
意:心意,期待。
师垣:学术界或学校的高位。
极品:最高地位。
亦:也。
何心:怎会有那种心情。
考功郎:考功官,负责官员考核的职位。
议一字:一字之议,对一字的斟酌讨论。
□:此处可能缺失文字,以□表示。
□相:此处可能缺失动词,以□表示。
斯文:指学问和文化。
上帝临:上帝降临,比喻崇高威严。
- 翻译
- 当初回归故乡接受封赏,这并不是我所期待的
在学术的顶峰担任师长,又怎能有那种心思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方回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故国和历史的深切追思与怀念。诗中“乡国追封初岂意”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代的追忆之情,"师垣极品亦何心"则显示了诗人对于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的位置和角色有着深刻的思考。
"考功郎议一字□"中“考功郎”通常指的是负责官员考核升降的官职,而"议一字"可能意味着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只需看其一言一行便可洞悉其品格。这里的"□"代表着某个特定的品德或能力,是诗人对于理想人物的期待。
最后,"相斯文上帝临"中的“相斯”是古代官职之一,而“文上帝临”则可能暗指诗人心中所仰望的理想统治者,或是对历史上的某位圣明君主的怀念和向往。这里的“上帝”并非宗教意义上的神灵,而是一种比喻,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与智慧。
总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历史变迁以及对理想君主形象的追求和憧憬,是一篇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思考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