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令见者心,自发幽岩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瓶(bǎo píng)的意思:指珍贵的容器或器皿。
长跪(cháng guì)的意思:长时间跪拜或下跪。
彻底(chè dǐ)的意思:指完全、全面,没有任何保留或遗漏。
澄朗(chéng lǎng)的意思:形容清澈明亮,没有污染或瑕疵。
除却(chú què)的意思:除去,排除
达曙(dá shǔ)的意思:指天亮的时候,夜色渐渐消散,天边开始出现曙光。比喻困境即将解除,好事即将发生。
得意(dé yì)的意思:感到自豪和满足,对自己的成就或优点感到骄傲。
孤往(gū wǎng)的意思:独自前往,没有伴随或支持的行动。
合掌(hé zhǎng)的意思:合掌是指将两只手掌合并在一起,手指并拢,表示恭敬、祈祷或感谢。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口外(kǒu wài)的意思:指言辞、言语、谈论等在外面说出来。
宽衣(kuān yī)的意思:指衣服宽松舒适,也比喻待人宽容大量。
履崄(lǚ xiǎn)的意思:指行走时谨慎小心,以免摔倒或跌伤。
螺青(luó qīng)的意思:形容文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念珠(niàn zhū)的意思:指人们默念或唱诵的珠子,比喻重复的言语或行为。
平陂(píng bēi)的意思:
亦作“ 平波 ”。亦作“ 平颇 ”。平地与倾斜不平之地。语本《易·泰》:“无平不陂,无往不復。”后亦常指事物的变迁不定或世道的盛衰兴亡。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然则平陂之质在於神,明暗之实在於精。” 唐 郑畋 《麦穗两歧》诗:“謳謡连上苑,化日遍平陂。” 清 顾炎武 《浯溪碑歌》:“天运有平陂,名蹟更存亡。”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士气屈伸应有数,世道那得无平颇!”《<廿载繁华梦>序一》:“就令平波往復,天道自有循环;无如世路崎嶇,人心日形叵测。”
身口(shēn kǒu)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尤指诚实守信的品德。
曙鸡(shǔ jī)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鸡鸣声,也用来形容希望的出现或新的开始。
霜根(shuāng gēn)的意思:霜根是指寒露时节,霜冻已经渗入到地下,冻结了根部,比喻事物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五丈(wǔ zhàng)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大,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度。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自发(zì fā)的意思:自然而然地发生或表现出来。
- 鉴赏
此诗《赠大宗长老》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僧侣生活的清苦与修行的坚定。
首句“鬡发茁霜根”以形象的比喻,将长老的白发比作霜后的树根,既表现了长老年事已高,又暗示其修行岁月之久。接着“精神出骨上”则赞扬长老虽年老但精神矍铄,气宇轩昂。
“能令见者心,自发幽岩想”两句,进一步描绘长老的精神力量,即使未亲临幽岩,也能让人产生向往之情。接下来的“西山万螺青,得意即孤往”,写出了长老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履崄若平陂,宽衣不持杖”则展示了长老行走于险境时的从容不迫,以及他简朴的生活方式。与之相对的是“道逢破衲人,长跪必合掌”,描述了长老在途中遇到贫苦僧侣时的恭敬态度,体现了他的慈悲之心。
“除却身口外,一钟无馀镪”表明长老对物质的淡泊,认为除了身体和言语之外,其他物质财富对他来说并无意义。“经行达曙鸡,念珠长五丈”则展现了长老夜以继日的修行生活,以及他虔诚的信仰。
最后,“净月含宝瓶,彻底皆澄朗”以月光洒满宝瓶,瓶中水清澈见底的形象,象征长老心灵的纯净与清明。
整首诗通过对大宗长老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坚定的信仰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其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