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徵发(zhēng fā)的意思:指招募、征召。
筹国(chóu guó)的意思:筹备国家的事务,即筹划国家大事。
大司(dà sī)的意思:大司指的是大官员,大臣。
庚癸(gēng guǐ)的意思:指年纪大,年代久远。
经济(jīng jì)的意思:指社会物质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等方面的活动和规律。
举烽(jǔ fēng)的意思:举起烽火,比喻发动战争或发动斗争。
军储(jūn chǔ)的意思:指储备军械、军粮等军事物资。
频年(pín niá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连年地
圣明(shèng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智慧卓越。
司农(sī nóng)的意思:指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也可用来比喻平凡而勤劳的人。
岁时(suì shí)的意思:指一年的季节和时节。
特简(tè jiǎn)的意思:十分简单,非常简洁
修备(xiū bèi)的意思:修整、整理、装饰。
倚办(yǐ bàn)的意思:依靠别人的帮助或支持来完成某件事情。
御府(yù fǔ)的意思:指皇帝的宫殿,也泛指官府。
玉堂(yù táng)的意思:指高贵、尊贵的地方或场所。
租庸(zū yōng)的意思:指借用或使用他人的才能、经验或力量。
大司农(dà sī nóng)的意思:指掌管农田和农业的官员,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管理能力很强,善于调度和管理的能力。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长宜的《感时杂咏(其三)》,通过诗中对国家财政、军事和民生的关切,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诗中提到“军储倚办大司农”,说明国家的军需物资依赖于大司农的管理与筹备,反映出古代政府对军需物资的重视。接着,“徵发频年遍举烽”描绘了频繁的征调和烽火连天的战争景象,暗示了国家面临的军事压力。
“特简玉堂经济客,屡裁御府岁时供”则表达了朝廷选拔经济人才,以应对国家财政需求,并且多次削减宫廷开支,体现了节俭与务实的治国理念。接下来的“计然筹国堪修备,卜式输边敢慕封”引用了历史上的两位著名经济家计然和卜式的名字,借以赞扬他们为国家的经济和边防做出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治理者的期望。
最后,“宁谓圣明烦筦?,恐因庚癸困租庸。”表达了诗人对当政者是否能妥善处理国家事务的担忧,同时担心因经济困难导致的赋税加重会带来社会问题。整首诗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五月九日
金石皆销铄,贤愚共网罗。
达从诗似偈,狂觉哭胜歌。
高燕凌鸿鹄,枯槎压芰荷。
此中无别境,此外是闲魔。
虢州逢侯钊同寻南观因赠别
相见翻惆怅,应怜责废官。
过深惭禄在,识浅赖刑宽。
独失耕农业,同思弟侄欢。
衰贫羞客过,卑束会君难。
放鹤登云壁,浇花绕石坛。
兴远江海上,迹在是非端。
林密风声细,山高雨色寒。
悠然此中别,宾仆亦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