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多应(duō yìng)的意思:多次应对,多方面应用。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嚣尘(xiāo chén)的意思:指声名显赫、声势浩大,也可以形容喧嚣繁忙的场面。
小草(xiǎo cǎo)的意思:小草指的是年幼或者力量薄弱的人,也可以比喻没有经验或者没有实力的人。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竹子的独特情感。首句“东风无处不阳春”以春风为引,渲染出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小草皆承雨露新”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滋润与新生,小草在雨露的滋养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底事独含憔悴色,多应不乐近嚣尘”则赋予了竹子一种独特的生命状态和情感色彩。竹子似乎在表达对喧嚣尘世的不满或疏离感,其“憔悴色”并非自然生长过程中的常态,而是对某种外界因素的反应。诗人通过竹子的形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和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竹子的“憔悴色”隐喻了对喧闹环境的反感,以及对心灵纯净、自然和谐生活的追求。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超脱世俗、向往宁静的哲学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