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里不知春又半,连天草色雨中深。
- 鉴赏
这首《捣练子》(其一)春,由清代诗人董如兰(畹仙)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静谧、病中思春的细腻画面。
首句“花寂寂,昼阴阴”,以“寂寂”形容花的静默,与“阴阴”相呼应,渲染出一种春日清晨的宁静氛围。花儿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沉寂,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淡淡的阴凉之中。
接着,“枕是朦胧听晓禽”,写出了诗人躺在床上,朦胧间听到窗外鸟鸣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的病态状态,他只能通过听觉来感知外界的变化。
“病里不知春又半”,透露出诗人因病而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无奈。即使身处病痛之中,也无法忽视季节更迭带来的微妙变化。春已过半,但病中的他未能亲自体验到春天的美好,只能通过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来感知时间的流转。
最后,“连天草色雨中深”,将视线拉远,描绘了一片在雨中显得更加深邃的绿色草地。草色连天,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生机,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存在,即便是在病痛中,也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春天的温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以及在病痛中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在静谧的春日景色中,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沈敬轩秋江归棹图
宦海茫茫浩烟雾,破浪乘风不能渡。
片帆高挂大江秋,指点家山畅归路。
江上閒云任捲舒,江上浮鸥自来去。
门前松菊未荒芜,陇上桑麻足租赋。
较雨占晴学老农,农家伏腊相劳苦。
一尊酒对鸳湖滨,烟雨楼中阅朝暮。
岁月閒消天地宽,精神老受烟霞铸。
回首名场一笑看,富贵真同草头露。
往大足道经安岳蟠龙山山路崎岖比栈道尤险为长歌记之
连峰插天互相属,仄径苍苍但烟雾。
折坂盘云伛偻上,后人顶接前人足。
刚得稍平喘初定,当面?砑更生惧。
崖转峰回石磴通,涧横溪断疑无路。
怪石崚嶒势欲压,狞龙张髯老蛟怒。
岚翠时凝过客衣,云气直绕行人屦。
我来九月际深秋,绝顶群峰看错互。
扶桑晞发红日近,举手欲邀羲轮驻。
天风吹我生羽翰,恨无谢眺惊人句。
上如登天下亦难,著意攀援慎举步。
此景此生得未曾,挥毫记取烟霞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