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空城雀》
《空城雀》全文
明 / 苏景熙   形式: 乐府曲辞

空城雀,何不飞去啄食玉山之禾穗,却同空城拾蝼蚁

蝼蚁虽微,亦自爱其生。可惜中人阖室官兵

官兵杀人不杀贼,擂鼓椎牛纵劫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官兵(guān bīng)的意思:指官员和士兵,泛指军队和政府部门。

阖室(hé shì)的意思:指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和睦相处。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禾穗(hé suì)的意思:禾穗是指稻谷、麦子等农作物的结实部分,也比喻人们勤奋努力后获得的丰硕成果。

可惜(kě xī)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遗憾、惋惜。

空城(kōng chéng)的意思:空城是指城市内没有守军或守军很少,但以虚张声势来吓阻敌军的战术。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故意营造出一种虚幻的氛围来迷惑他人。

擂鼓(léi gǔ)的意思:指大声敲击鼓声,用来比喻鼓励、激励人们积极行动或振奋士气。

蝼蚁(lóu yǐ)的意思:指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人或事物。

食玉(shí yù)的意思:指人们对美味佳肴的追求和享受。

玉山(yù shān)的意思:指非常高大、雄伟的山峰。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啄食(zhuó shí)的意思:

◎ 啄食 zhuóshí
[pick] [指鸟] 用嘴取食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归有光《项脊轩志》

椎牛(zhuī niú)的意思:用木棍敲打牛背,比喻用强力手段迫使他人屈服。

自爱(zì ài)的意思:自己爱护自己,自重自爱。

空城雀(kōng chéng què)的意思:形容城市或地方空无一人,非常冷清。

鉴赏

这首诗名为《空城雀》,是明代诗人苏景熙所作。诗中以“空城雀”为引子,借物喻人,表达了对战争残酷和无辜平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

首句“空城雀,何不飞去啄食玉山之禾穗”,诗人以“空城雀”自比,感叹自己身处困境,却无法像其他鸟儿一样自由飞翔,寻找食物。这里的“玉山之禾穗”象征着和平与富足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着,“却同空城拾蝼蚁”一句,诗人将自己与蝼蚁相比,蝼蚁虽小,但也有生存的权利。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人在战争中的渺小和无助,以及对生命的尊重。

“蝼蚁虽微,亦自爱其生”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价值,无论大小,都应该被尊重和珍惜。这不仅是对蝼蚁的同情,也是对所有生命尊严的呼唤。

后两句“可惜城中人,阖室屠官兵”,诗人直接点明了战争的残酷,无辜的平民家庭在战乱中遭受屠杀,这种悲剧令人痛心疾首。

最后,“官兵杀人不杀贼,擂鼓椎牛纵劫勒”揭示了战争的荒谬之处。在这样的混乱中,士兵们不仅杀害了无辜的平民,还滥杀滥捕,完全失去了道德和人性的约束。这不仅是对战争罪行的谴责,也是对人性光辉的呼唤。

整首诗通过对“空城雀”的比喻,深刻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苏景熙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苏景熙
朝代:明

苏景熙,字汝载,号闻道人。顺德人。明神宗万历间诸生,援例入太学。工诗,与韩上桂辈交游。有《桐柏山房集》等。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
猜你喜欢

赠尹惺麓参知阅兵海上四首·其三

指顾风雷号令严,舟师一一应韬钤。

居然鞭石桥初合,底事燃犀怪不潜。

日射大荒明组练,烟消长岛晏闾阎。

即今拊髀勤当宁,九牧何人将略兼。

(0)

题画共十六首·其一

开此鸿濛荒,真成羽人宅。

洪厓居可移,天姥梦亦得。

(0)

送顾廷瑞赴袁州太守

交朋落落苦无多,临老其如又别何。

宾馆自应长寂寞,诗坛谁与共吟哦。

江湖独往情难忍,冰雪相看鬓总皤。

伫听嘉声来阙下,玉河还拟并鸣珂。

(0)

和杨维新学士先子除夜高咏诗韵

閒中日月静中过,孤竹清风柳下和。

文解送穷聊自剧,诗成泣鬼不须傩。

头颅种种遽如许,世态悠悠能几何。

不朽只消贤子在,寻常名利孰为多。

(0)

挽茅山隐者

三茅峰下华阳洞,鹤怨猿惊失隐君。

载酒无人问奇字,招魂有客赋骚文。

尘埃长锁杨雄宅,车马频寻白傅坟。

曾记题诗咏高致,不堪哀讣此时闻。

(0)

早朝·其二

曙色催仙仗,祥光绕禁闱。

门开双象侍,钟动万鸦飞。

江汉宗沧海,星辰拱紫微。

疏愚亦何幸,每日近清辉。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