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承(chuán chéng)的意思:传承指代将某种文化、传统、知识或技艺从前辈传给后代,使其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伏羲(fú xī)的意思:指人类的始祖,也用来形容某一领域的开创者或先驱。
高辛(gāo xī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不为个人私利所动。
洪荒(hóng huāng)的意思:指古代神话中的混沌时期,形容世界或局势混乱、无序。
黄帝(huáng dì)的意思: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伟大君主,也泛指古代的帝王。
混沌(hùn dùn)的意思:混沌指的是事物杂乱无章、缺乏秩序的状态,也可以表示混乱、困惑或无序的局面。
前史(qián shǐ)的意思:指历史的前期或先前的事情。
三皇(sān huáng)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三位伟大的帝王,即伏羲、神农、黄帝。
少昊(shǎo hào)的意思:指君主治理国家有道德、有能力,能够使国家安定繁荣。
神农(shén nóng)的意思:指农业方面的技能和知识非常高超,是农业的行家里手。也用来形容医术高明。
盛际(shèng jì)的意思:形容盛大、隆重的场面或气氛。
唐尧(táng yáo)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时具有德行高尚、理念明晰、作风正派的领导者。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五帝(wǔ dì)的意思: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位伟大的帝王,也可以泛指古代的帝王统治者。
虞舜(yú shùn)的意思:指贤明、仁德、勤政的君主或领导者。
于斯(yú sī)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某种程度或境地。
知几(zhī jī)的意思:知道多少。
之后(zhī hòu)的意思:表示时间上在某个事件或动作之后。
颛顼(zhuān xū)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一个贤明的帝王,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智慧、聪明。
- 注释
- 混沌:指宇宙形成初期的混乱状态。
凿开:开辟。
洪荒:远古,太古时期。
传承裔:后代子孙。
前史:古代历史。
载:记载。
三皇:传说中的三位开创者。
伏羲: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始祖之一。
神农:农业始祖。
黄帝:华夏族的共同祖先。
五帝:黄帝之后的五位部落联盟首领。
少昊:五帝之一。
颛顼:五帝之一。
高辛:五帝之一。
唐尧:上古时期的贤明君主。
虞舜:继唐尧之后的另一位贤君。
盛际:鼎盛时期。
- 翻译
- 自从天地初开至今有多少年,远古时代难以考证其后裔。
只知道从前的历史记载有三皇,伏羲、神农和黄帝相继为王。
三皇之后是五帝传承,少昊、颛顼和高辛接续统治。
接着是唐尧和虞舜,他们的时代是盛世来临。
-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了中国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通过对远古历史的回顾,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诗中的“混沌凿开知几岁”表达了对于史前时代时间久远而难以考证的感慨。“洪荒莫考传承裔”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即远古历史如同洪荒之中,难以窥测其间的世系传承。
“但闻前史载三皇”转向具体的人物叙述,提到了中国神话中的三皇——伏羲、神农及黄帝。这些人物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文明的创造者和推动者。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远古先贤智慧和成就的崇敬。
“三皇之后五帝传”则是指在三皇之后,又有五位圣明的君主,即后来的历史记载中的五帝,他们分别是少昊、颛顼、高辛、唐尧及虞舜。这一系列的人物被赋予了引领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角色。
“天下于斯为盛际”则表达了一种对于当时社会达到了鼎盛状态的认知,暗示着诗人对历史发展规律的一种理解,即认为这些圣明君主的治理使得天下太平,国力强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歌颂古代圣贤和帝王,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传统观念——崇尚道德、尊重历史,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国家安宁与民族复兴的一种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严州东下两山高崖瀑布以百十数
东崖瀑布如玉龙,西崖瀑布如白虹。
千寻之势不可杀,交飞乱落清泠中。
小声万骑驱元戎,大声五夜鞭雷公。
初疑武丁举斧开崆峒,石髓流出青山空。
又疑海若上借愁天工,鬼窟遂与银河通。
北舟直下桐川东,一江春水摇春风。
推篷左右忽见此,顿清百岁尘埃胸。
迹愧庄生为世笼,才非李白忧诗穷。
一杯酹水一自酌,安得凌虚浩然与尔争豪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