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共栖(gòng qī)的意思:共同生活在同一处地方。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栖真(qī zhēn)的意思:栖息于真理或真实的地方;追求真理或真实的生活。
弃人(qì rén)的意思:抛弃、不顾、不重视他人。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外身(wài shēn)的意思:指外表、外貌。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溪边(xī biān)的意思:指溪水旁边,形容环境清幽、宜人。
相亲(xiāng qīn)的意思:指两个陌生人相互认识、交往,尤指为了结婚而相互了解。
异类(yì lèi)的意思:指与众不同的人或事物。
饮水(yǐn shuǐ)的意思:喝水时要想起水的来源,比喻要常怀感恩之心。
有相(yǒu xiāng)的意思:指有某种特定的样子、特征或特点。
- 鉴赏
这首诗《驯虎岩》由唐代诗人白元鉴所作,通过描绘与虎和谐相处的场景,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首句“外身道不远”开篇即点明主旨,意为远离尘世的修行之道并不遥远,暗示了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是达到精神净化的途径。接着,“异类自能驯”则表明即使是看似凶猛的老虎,也能被人类驯化,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调和的。
“尚有相亲兽,应无可弃人”进一步强调了万物皆有其价值,不应轻易舍弃任何生命,包括那些看似与人类相异的生物。这不仅是对动物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普遍价值的肯定。
“溪边同饮水,林下共栖真”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人们在溪边饮水,与林中的兽类共同生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以及生活的质朴与真实。
最后,“寂寂空岩畔,千秋迹已陈”以空岩旁的寂静景象收尾,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却永恒不变。整个画面给人以宁静深远之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驯虎岩》不仅是一首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作,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即通过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达到内心的平静与精神的升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