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柬复钱塘周晓苍》
《柬复钱塘周晓苍》全文
明 / 梁以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劳动来书问寂岑,近来惭愧知心

无风亦读陈琳檄,有虑难杜甫吟。

千里遥同向背十年人老任升沉

闻君著述西泠外,鸡豆秋肥烟又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惭愧(cán kuì)的意思: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感到羞愧和内疚。

杜甫(dù fǔ)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文采斐然。

近来(jìn lái)的意思:最近的一段时间

来书(lái shū)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的消息、来信等即将到来。

劳动(láo dòng)的意思:指人们为了生存或发展而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劳动。

虑难(lǜ nán)的意思:担忧困难,忧虑烦恼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升沉(sh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的地位、境遇或事物的发展变化的兴盛与衰败。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书问(shū wèn)的意思:指通过读书和提问来获取知识,形容求学刻苦认真。

无风(wú fēng)的意思:形容没有风或者没有风势。

西泠(xī líng)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境界高远,志向崇高。

向背(xiàng bèi)的意思:指人的立场、态度或倾向。

遥同(yáo tóng)的意思:指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心灵相通,感情相亲。

知心(zhī xīn)的意思:

◎ 知心 zhīxīn
[intimate] 彼此非常了解而关系密切
知心朋友

著述(zhù shù)的意思:指写作著作或著书立说。

陈琳檄(chén lín xí)的意思:指忠诚直言,敢于直抒己见,不畏权贵,不畏强权。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的《柬复钱塘周晓苍》。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首联“劳动来书问寂岑,近来惭愧语知心。”写出了诗人收到友人来信时的感动与自责。友人的问候如同在寂静的山林中传来的声音,让诗人感到温暖。然而,诗人却因自己的不足而感到惭愧,无法与知心好友畅谈心事。

颔联“无风亦读陈琳檄,有虑难消杜甫吟。”运用典故,通过阅读陈琳的檄文和杜甫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思考。陈琳的檄文多为激昂慷慨之作,而杜甫的诗歌则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两者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情。

颈联“千里路遥同向背,十年人老任升沉。”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虽相隔千里,但彼此的心灵相通,共同经历人生的起伏与变迁。这一联既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尾联“闻君著述西泠外,鸡豆秋肥烟又深。”点明了友人正在从事文学创作,而“鸡豆秋肥”则描绘了一幅丰收的秋景图,暗示着友人在文学道路上的收获与成长。同时,“烟又深”也寓意着时间的推移与环境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发展的期待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梁以壮
朝代:明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猜你喜欢

送魏黄门秉德延绥盘粮有燎黄之便·其二

马首春风潞水村,扫松先喜到茔园。

新开翠碣书慈行,久锡鸾封荷主恩。

玉节拥尘惊巷陌,锦衣流彩动川原。

此行孝与忠兼得,为拂溪藤写赠言。

(0)

和答郑廷纲通政

银台名重两京传,三载功高翰墨筵。

南去地瞻钟阜近,北来人仰郑公贤。

推恩喜奉回銮锦,赠别思临洗句泉。

多士只今窥大业,肯从江海计流年。

(0)

林良二画·其二

断崖风急鸣枯杨,回溪沙白芦草黄。

羽毛纵横各有适,顾影似爱秋原长。

此本谁当百金售,画堂彷佛闻清咮。

老隼苍鹰不敢窥,疑在洋洋古灵囿。

(0)

送俞浚之侍御赴四川宪副饬兵备于绵安

倚剑休歌蜀道难,提刑风采重台端。

新袍刺豸绯偏称,御敕盘龙墨未乾。

人困疮痍思按节,家传韬略试登坛。

祖筵正及黄花候,珍重离觞一共看。

(0)

题王约钩勒竹

王猷孙子兴超群,閒搦双钩画此君。

抚景试酬松雪句,一帘秋景动湘云。

(0)

送武选徐仲山郎中赴广东参政专理饷事

长才真合佐名藩,一日金绯荷主恩。

遥奉玺书专饷馈,久持铨法试櫜鞬。

岭南父老先知姓,吴下山川正过门。

兵后疮痍应未复,听君膏泽慰黎元。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