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太博挽词三首·其二》
《刘太博挽词三首·其二》全文
元 / 何中   形式: 五言律诗

妙悟通群圣,微言六经

千年遗此老,四海先生

文字空传迹,知闻谩敬名。

岂无房杜者,犹足致隆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房杜(fáng dù)的意思:指居室、房屋。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隆平(lóng píng)的意思:隆平指的是事物充盈、繁荣昌盛的状态。

妙悟(miào wù)的意思:指对事物的本质、道理有非凡的洞察力和领悟力。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微言(wēi yán)的意思:微小的言辞,指言辞短小而深刻。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知闻(zhī wén)的意思:知道、听说。

鉴赏

这首挽词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刻敬意与缅怀之情。诗人以“妙悟通群圣,微言刺六经”开篇,赞美逝者在学问上的卓越成就,不仅理解了众多圣贤的思想精髓,还能通过精辟的言论揭示经典中的深意。这种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独到见解,无疑是对逝者智慧的高度评价。

接着,“千年遗此老,四海□先生”两句,表达了逝者虽已离世,但其影响和贡献如同长存于世间,犹如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其精神和智慧跨越时空,影响着四海之内的每一个人。这里的“□”字可能代表了“尊称”,强调了逝者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文字空传迹,知闻谩敬名”则进一步阐述了逝者的影响并非仅停留在文字记载上,而是通过其思想和行为,深深烙印在后人心中,使得人们对他的名字充满了敬仰之情。这不仅仅是对逝者名声的尊重,更是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与膜拜。

最后,“岂无房杜者,犹足致隆平”以反问的形式,将逝者与古代的房玄龄和杜如晦相提并论,暗示逝者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才能与贡献,能够像房杜一样,为国家带来繁荣和平。这不仅是对逝者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其理想与追求的肯定,希望逝者的精神能继续引领后人,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逝者在学问、道德、政治等多个层面的赞誉,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崇高敬意,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精神遗产能够继续发扬光大的美好愿望。

作者介绍

何中
朝代:元

(1265—1332)元抚州乐安人,字太虚,一字养正。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弘深该博。文宗至顺间,应行省之请,讲授于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
猜你喜欢

山中

山中岁云暮,抱膝惟长吟。

北风吹蓬藋,悲响悬高林。

仰视浮云翔,白日不为阴。

昔我三春花,今日不可簪。

昔我洛浦锦,今日不可衾。

孤鸿逐黄鹄,石上鸣瑶琴。

瑶琴弦朱丝,一操论千金。

真音不谐俗,聊以明吾心。

(0)

烹茶桐江舟中

寒碧净澈底,洒然怡我心。

乘船临中流,操瓢汲其深。

野火爇筠桂,芳茗烹璚琳。

俄顷发蟹眼,拍拍光耀金。

一酌洗烦虑,再酌开云襟。

但觉俛仰间,罗列万象森。

舒啸排寒飙,放歌激商音。

四山正寂寂,明月生东岑。

(0)

赠张主簿

离离平阜禾,纂纂横林枣。

客行爱乐土,秋晚华亭道。

停烛春纺迟,鸣榜潭鱼早。

借问何能然,年来县官好。

(0)

题陈生画

前村夕阳明,后岭秋岚积。

叶落露山村,潮来没江石。

遥遥射雁子,惨惨听猿客。

何事下征帆,西陵渡头驿。

(0)

燕衔泥

登君堂,仍故巢。岂无新居,实惮劳。

(0)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春去劳我思。

春去明年来,君来定几时。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