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长 安 赵 氏 园 宋 /晁 说 之 长 安 池 馆 郁 峥 嵘 ,此 地 偏 多 客 子 情 。秋 晚 寒 藤 侵 石 瘦 ,夜 深 熟 果 落 池 惊 。後 生 解 识 南 山 趣 ,先 德 元 高 戎 夏 声 。感 时 暂 来 添 白 发 ,南 山 曾 见 汉 公 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池馆(chí guǎn)的意思:指池塘和宫殿,用来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德元(dé yuán)的意思:指品德高尚、道德优良的人。
感时(gǎn shí)的意思: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抓住时机,适应时代的要求。
公卿(gōng qīng)的意思:指官员,特指高级官员。
后生(hòu shēng)的意思:指年纪较小或资历较浅的人。
解识(jiě shí)的意思:理解、明白。
客子(kè zǐ)的意思:指客人或外地人的孩子。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秋晚(qiū wǎn)的意思:秋天的晚上
时暂(shí zàn)的意思:短暂的时间
晚寒(wǎn hán)的意思:晚寒指的是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时的寒冷天气。
夏声(xià shēng)的意思:指夏天的声音,比喻繁忙、喧嚣的景象。
先德(xiān dé)的意思:先德是一个用于赞美和崇尚德行高尚的人的成语,意思是先贤的德行。它强调了德行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先贤的尊重和敬仰。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暂来(zàn lái)的意思:指暂时停留或短暂到来。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 翻译
- 长安的亭台楼阁繁盛壮丽,这里尤其充满旅人的情感。
秋末寒凉的藤蔓攀附在石头上显得清瘦,深夜熟透的果实落下,池水为之震动。
年轻的后辈懂得欣赏南山的意趣,前辈们的高尚如同边疆的号角声。
感慨时事,暂时增添了几丝白发,南山曾见证过汉代公卿的风采。
- 注释
- 长安:指唐朝都城,今西安。
峥嵘:形容建筑物高大雄伟。
客子:旅人,指在外做官或游学的人。
寒藤:秋季的藤蔓。
石瘦:石头因藤蔓攀附而显得更加突兀。
熟果落池:熟透的果实掉落的声音。
南山:泛指南方的山,可能有文化象征意义。
先德:前辈的道德典范。
戎夏声:边疆或军中的号角声,象征威严和历史。
感时:因感触时事。
汉公卿:汉代的高官。
- 鉴赏
这首宋诗《题长安赵氏园》是晁说之所作,描绘了长安赵氏园林的独特风貌和其中蕴含的情感。首句“长安池馆郁峥嵘”,以雄浑的笔触展现了长安城内园林建筑的壮观与繁华,体现了诗人对这座历史名城的敬仰。次句“此地偏多客子情”,点出园中游人如织,寄寓了诗人对客居他乡者的同情感怀。
接下来两句“秋晚寒藤侵石瘦,夜深熟果落池惊”,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寒藤攀附着瘦石,熟透的果实深夜落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清的氛围,寓言人生无常和岁月流转。
“后生解识南山趣,先德元高戎夏声”一句,诗人赞赏年轻人能领悟自然的趣味,同时提及先人的高尚品德如同夏日般热烈,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赞美和对后辈的期许。
最后,“感时暂来添白发,南山曾见汉公卿”,诗人感慨时光荏苒,自己因时代变迁而添了几丝白发,但依然怀念在长安见到的那些显赫人物,流露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历史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深远,既展示了长安园林的风物,又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历史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望远行.采石步仲则元韵
骊宫百亩。谁压定,不许潜蟉飞去。
赖此云根,一拳怪石,守御奔涛如戍。
偏让当年,王气轻销龙虎。怎送完兴废,单留愁住。
愁处。指点英雄陈迹,战垒与、寒鸦同数。
姑孰山多,历阳城远,分作两行红树。
且把南朝撇过,乌江北望,更吊亡秦三户。
剩一楼风月,谪仙长据。
南浦.赠周墨史同年殿薰
书剑忆游梁,廿六番、春风吹老尘世。
华发两相看,依稀认,曾是故人名字。
天涯海角,断云心绪重提起。梦梁旧事。
空惆怅当年,飞花流水。
休言老去情怀,尚兀自埋头,虫鱼丛里。
宾戏漫腾嘲,文章力、犹傲并时侪辈。
华严万劫,后千秋、想知谁会。祝君有喜。
清游共扶将,门生儿子。
水龙吟.三村桃花下赋
出门一笑,江横武陵,未比天台远。
轻舟乱水,吟鞭遥指,霞城隐见。
春在三村,一村临路,二村斜转。
看分畦种菜,编篱傍柳,还疑是,玄都观。
休问寻春游伴。镇相怜、劫余莺燕。
瑶宫露井,仙山度索,华林上苑。
犬吠刘晨,实偷方朔,赏延公干。
叹芳菲总被,年涯送老,更何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