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邀落月,疏柳淡寒霜。
心以羁怀苦,愁随秋夜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难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首联“柴扉邀落月,疏柳淡寒霜”以静谧的夜晚为背景,月光洒在简陋的柴门上,稀疏的柳树在微寒的霜气中显得更加清冷。这两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颔联“心以羁怀苦,愁随秋夜长”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内心状态。羁怀,即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这里的“心以羁怀苦”表达了诗人因远离家乡而产生的深深思念与痛苦。而“愁随秋夜长”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愁绪的持续与深重,秋夜的漫长似乎成了诗人愁绪的延伸,无法排遣。
颈联“呼童烹碗茗,散帙倚藜床”是诗人在尝试寻找慰藉的过程。他唤来童仆煮茶,借着茶香与书籍的陪伴,试图暂时忘却心中的愁苦。然而,即使是在这样的时刻,诗人的思绪仍然难以平静,他只能倚靠在藜床之上,静静地思考。
尾联“欲就南窗枕,无因到上皇”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他想象自己能够像古代帝王一样,面朝南方,枕着书籍,享受宁静的生活。然而,“无因到上皇”暗示了这种理想生活难以实现,流露出诗人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夜难眠时的孤独、忧愁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杨柳依依处,溪堂画不如。
漫歌金缕曲,还读玉函书。
翠幄莺巢稳,青箱蠹简储。
砚浮花隐约,帷隔影扶疏。
乐拟翁森句,阴宜靖节居。
琅环牙轴叠,掩映彩旗舒。
虚幌和烟捲,柔丝待雨梳。
琳琅珍秘阁,乙览万机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