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埋叶底寓春先,便想烹云煮活泉。
灵随雷雨争抽瑞,尖吐枪旗趱摘鲜。
带雪莫知开又落,采须谁厌老蜂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所作的《茶花》,通过对茶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生长过程。首句“花埋叶底寓春先”写出了茶花在春天来临之前就藏于绿叶之下,预示着生机与活力。次句“烹云煮活泉”运用了比喻,形容茶花如烹煮山中云雾和活水般清新脱俗。
第三句“玉脸含羞匀晚艳”,以“玉脸”形容茶花的娇嫩,晚间的花朵更显娇媚。“翠裾高曳掩秋妍”则描绘了茶花的翠绿叶片随风摇曳,遮掩了秋天其他花卉的美丽,凸显其独特风采。
“灵随雷雨争抽瑞”写茶花在雷雨中生机勃勃,竞相绽放吉祥之态。“尖吐枪旗趱摘鲜”进一步描绘了茶花花蕊如枪旗般挺立,仿佛急于采摘新鲜的露珠,生动活泼。
尾联“带雪莫知开又落,采须谁厌老蜂颠”则暗示了茶花即使在雪中开放又凋谢,无人知晓,只有忙碌的蜜蜂才会欣赏它的芬芳,表达了诗人对茶花默默奉献精神的赞美。
整体来看,董嗣杲的这首《茶花》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茶花的生长过程和美丽姿态,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云麓胜处夙未到,清行兴锐忘崎嵚。
谁无瘦杖少扶力,我与幽人同赏心。
壑津软缘自宛转,岸树老碧长阴森。
溪西乞火煮茶去,竹里人家斋磬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