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亭夜坐》
《水亭夜坐》全文
宋 / 于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水光涵月浸虚窗,醉倚栏干午夜凉。

一两声隔篱落,萤三四点过池塘

风摇松影蛟龙活,露泻荷盘翡翠香。

俯仰不知天地阔,悠然长啸胡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啸(cháng xiào)的意思:指高声长时间地吹口哨或吹号角等发出的声音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翡翠(fěi cuì)的意思:指美丽的绿宝石,也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物品。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荷盘(hé pán)的意思:指托盘、盛菜的托盘,比喻承担重任或负重的人或事物。

胡床(hú chuáng)的意思:指胡乱摆放的床铺,比喻混乱无序的状况。

蛟龙(jiāo lóng)的意思:指神情威武、气势磅礴的样子。

栏干(lán gàn)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不端正,不守规矩,缺乏原则。

篱落(lí luò)的意思:指围住庄园、花园等的篱笆。比喻人的生活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不能自由自在地活动。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水光(shuǐ guāng)的意思:水的光辉,形容水面上的反射光亮。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彩、色彩。

松影(sōng yǐng)的意思:松树的影子,比喻长期在某个地方待着的人。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午夜(wǔ yè)的意思:指夜深人静的时候,特指深夜时分。

倚栏(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在的样子。

一两(yī liǎng)的意思:指极其微小的数量,形容非常少或微不足道。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景象,诗人坐在虚窗前,月光通过窗户洒在水面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醉倚栏干午夜凉"表达了诗人在清凉的夜晚微醺靠在栏杆上的情景。

接下来的"蛙一两声隔篱落,萤三四点过池塘"生动地描绘出夜晚自然界的声音和光影,蛙声穿插其间,萤火虫在水边跳跃,增添了一种生命的活力。

"风摇松影蛟龙活,露泻荷盘翡翠香"则是对风中松树摆动与荷花清香的描写。这里的"蛟龙活"更赋予了景物以神秘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最后,"俯仰不知天地阔,悠然长啸据胡床"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心境,忘却了广阔的天地,只是悠闲地躺在胡床上发出了长长的叹息。这不仅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由自在,更透露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精妙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哲思。

作者介绍
于石

于石
朝代:宋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猜你喜欢

答送茄瓜·其二

同将形色委人间,窃比高松一鹤閒。

口腹累人都未免,茄瓜篮里又诗还。

(0)

题健斋费子充殿元号

化机浩浩不曾停,刚见群龙面目成。

谁道名斋无此意,江门月上看潮生。

(0)

邓督府欲得慈元记上石答之·其二

东山规矩赵生成,顷者一缄传到京。

有庙未应无祀典,老夫重敢告先生。

(0)

闵都宪惠历

前历将穷后历新,台端两度拜山人。

东西岭外今何地,飞尽严霜是好春。

(0)

次韵东所送姜酒·其一

宁知生蚤与生迟,真凤真麟出以时。

何处氤氲姜酒气,香风吹入野人卮。

(0)

梅花·其六

桃李安能踵后尘,玉妃全是耐寒人。

瘦筇拄破梅村月,要看南枝出格新。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