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见蕲州城,已见蕲州山。
诸山初不高,苍石砺且顽。
忆我闻乱初,我方总两鬟。
焉知三十年,见此草与菅。
骨肉亦已零,安得发不斑。
闭关(bì guān)的意思:闭关是指修行者或学者为了专心学习或修炼而隐居起来,不与外界交往。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豺虎(chái hǔ)的意思:形容凶猛残暴的人或事物。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吊古(diào gǔ)的意思:吊古指的是怀念古人,对古人的崇敬之情。
父祖(fù zǔ)的意思:指祖辈,即父亲和祖父。也用来形容祖上的功绩和家族的根基。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国步(guó bù)的意思:指国家的步伐,特指国家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祸乱(huò luàn)的意思:指祸事和乱象,形容社会动荡或个人遭受不幸的局面。
乱阶(luàn jiē)的意思:形容楼梯或台阶错乱不齐的样子。
民物(mín wù)的意思:指人民和物质,即人和物。
披榛(pī zhēn)的意思:披榛指的是穿过丛林或荆棘,形容人勇敢地冲破困难或障碍。
其间(qí jiān)的意思:指两个时间或事件之间的时期或过程。
群雄(qún xióng)的意思:指众多英雄豪杰聚集在一起的场景。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侍立(shì lì)的意思:指侍候在旁边等候或侍奉旁人。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听说(tīng shuō)的意思:通过听到的传闻或消息了解到某种信息。
正时(zhèng shí)的意思:指适合、合适的时机或时机到来。
至正(zhì zhèng)的意思:指极为正直、公正,没有一点儿私心或偏见。
滋蔓(zī màn)的意思:指事物茂盛生长或传播迅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基的《望蕲州》,通过对蕲州山景的描绘,寓言历史变迁和世事沧桑。首句“未见蕲州城,已见蕲州山”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对远方的期待和眼前景象的引入。接着,诗人描述了山石的特点,暗示了历史的痕迹,“想当至正时,民物庶以殷”,追忆了昔日的繁荣。
诗人进一步借大江之水象征国家的开放与活力,“大江楚西来,万里不闭关”,然而“兹山独储英,群雄出其间”,暗示了英雄辈出却也导致了战乱。“遂为祸乱阶,滋蔓莫可删”表达了对乱世的忧虑和历史教训的反思。接下来,诗人回忆起自己年少时国家动荡,“侍立父祖旁,听说国步艰”,而今三十年过去,物是人非,只剩荒凉,“见此草与菅,骨肉亦已零”。
最后,诗人表达出对故土的怀念和哀伤,“披榛欲吊古,豺虎怆我颜”,眼前景象凄凉,只能在夕阳下孤独归舟,结尾处的苍茫和孤寂,更显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借古讽今,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命运的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