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旬竟不返,阳道亦孔微。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遍地(biàn dì)的意思:遍布整个地方,无处不在
不仁(bù rén)的意思:指不道德、不仁慈、不仁义的行为或态度。
常师(cháng shī)的意思:指一直教导、引导自己的老师或长辈。
霏霏(fēi fēi)的意思:形容烟雾、云气等密集而纷杂。
胡不(hú bù)的意思:表示没有不可以,无论什么都可以做到。
乎而(hū ér)的意思:表示程度非常之大,极其。
漫天(màn tiān)的意思:形容遍布天空或四处飞舞的景象。
仆夫(pú fū)的意思:指仆人、仆役。
若不(ruò bù)的意思: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天将(tiān jiàng)的意思:指天命所归,天赋的才能。
闻知(wén zhī)的意思:得知、听说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羲和(xī hé)的意思:羲和指的是太阳和月亮,也用来比喻和谐相处、和平共处。
阳道(yáng dào)的意思:指阳光照射的道路,也比喻光明正大的行为。
一方(yī fāng)的意思:一方指一个地区或一个人。
吁天(yù tiān)的意思:形容悲伤、痛苦或愤怒之极。
云雨(yún yǔ)的意思:云雨是一个形容两个人之间发生性关系的成语。在古代,云雨常常被用来暗指两个人之间的性行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漫天飞雪的严寒景象,诗人湛若水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冬季的冷酷无情。"漫天雪霏霏,遍地生寒威",这两句直接写出雪之大和寒气之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受冲击。接着,诗人通过"一方寒可逃,漫天将安违"表达了对温暖的向往和对无法逃避寒冷的无奈。
"仆夫寒吁天,天若不闻知",通过仆人的呼喊和天的沉默,暗示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天普而无为,羲和愆其期",诗人将天气的变化归咎于太阳神羲和未能按时运行,寓言式的表达中透露出对自然规律的质疑。
"三旬竟不返,阳道亦孔微",进一步强调了冬季的漫长和阳光的稀少,反映了诗人对于温暖回归的期盼。"将匪羲和愆,云雨有常师",诗人认为并非羲和失职,而是自然法则使然,暗示人应顺应自然。
最后两句"彼哉胡不仁,亦已焉乎而",诗人以反问语气责问上天为何如此无情,但又接受了现实,流露出一种无奈和释然的情绪。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雪景为背景,寓言手法丰富,表达了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温暖回归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冯谏议赴河北宣慰
汉代衣冠盛,尧年雨露多。
恩荣辞紫禁,冰雪渡黄河。
待诏孤城启,宣风万岁和。
今宵燕分野,应见使星过。
戏赠韩二秀才
名高折桂方年少,心苦为文命未通。
闻说东堂今有待,飞鸣何处及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