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宪 宗 皇 帝 挽 歌 词 唐 /张 祜 呜 咽 上 攀 龙 ,升 平 不 易 逢 。武 皇 虚 好 道 ,文 帝 未 登 封 。寿 域 无 千 载 ,泉 门 是 九 重 。桥 山 非 远 地 ,云 去 莫 疑 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易(bù yì)的意思:不容易;困难
登封(dēng fēng)的意思:指封建时代官员到达任职地点后,上报到朝廷,表示正式就任。
好道(hǎo dào)的意思:指言辞正确,道理明白,说话偏重于正确和明白。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攀龙(pān lóng)的意思:攀龙指的是追求高尚、卓越的事物或追求权势、地位的行为。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桥山(qiáo shān)的意思:桥山指的是两座山峰之间有一座桥梁,形象地比喻两个相隔遥远的地方通过某种联系而连接在一起。
泉门(quán mén)的意思:指高山深处的泉水,比喻人才出自普通家庭。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寿域(shòu yù)的意思:指人的寿命或生命的年限。
武皇(wǔ huáng)的意思:指武功盖世、威名远播的皇帝。
呜咽(wū yè)的意思:形容哭泣声音悲伤凄厉。
远地(yuǎn dì)的意思:指远离自己的家乡或故乡。
- 翻译
- 悲泣着向上攀登龙脉,太平盛世难遇见。
武皇爱好道教虚无缥缈,文帝还未举行封禅大典。
万世基业难持久,帝王陵寝深藏九重天。
桥山虽近,但云雾缭绕,不要误以为那是高峰。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为唐宪宗皇帝所作的挽歌词。挽歌是一种哀悼亡者的诗歌形式,常在古代帝王或尊贵人物去世后用以表达哀思和怀念之情。这首诗通过对先帝生前德政的回忆和对其逝世后的哀悼,展现了作者深切的哀思与皇家的忠诚。
"呜咽上攀龙,升平不易逢。" 这两句表达的是难以遇到能够使国家太平盛世的好君主之意。"呜咽"形容心中不舍的情感,而"攀龙"则象征着攀援皇帝的威仪,希望能再次得到像先帝那样的英明领导。
"武皇虚好道,文帝未登封。" 这两句诗中,“武皇”和“文帝”分别指代了历史上的两位杰出的君主,他们都有着崇高的德政,但未及完全施展便去世了。这里表达的是对先帝英明而又不幸短命的哀悼。
"寿域无千载,泉门是九重。"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皇家的壮观与神秘。"寿域"指的是皇帝的寿命,而“泉门”则暗示了宫廷之内或皇家陵墓的深邃和安全。
"桥山非远地,云去莫疑峰。" 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升华至高境界的情感。"桥山"象征着通往仙境的桥梁,而“云去”则是仙人乘云而去的意象,表达了对先帝灵魂飞扬升腾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作者深情的哀悼和对皇家威仪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怀念与忠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人有不恤其幼子欲去其妻者作双莺诗以讽之
摄提司令东风生,黄莺飞上高枝鸣。
雌雄两两更相逐,睍睆双啼如一声。
拮据不惜为巢苦,户牖绸缪避风雨。
巢成爵跃共欢忻,伏卵为雏切心苦。
双雏褪壳毫始丝,雌去雄来争顾之。
衔虫啄蜢尽哺育,双雏虽饱雌雄饥。
雌羸雄瘦不自惜,捕得螳螂正堪食。
忍涎仍复置巢中,喂养惟期长双翼。
此时雄亦如雌心,雌顾雄啼情更深。
忽朝风入高枝恶,吹散雌雄无好音。
双雏翼短口尚黄,依巢望母何悽惶。
母飞却堕归幽谷,弃隔双雏真断肠。
不徒空抱怀雏怨,目断乔林雄未见。
数声激切诉苍空,口裂肠枯血如溅。
雄兮雄兮影亦单,雌如未老应教还。
生来恩爱岂堪断,合并免使双雏寒。
雏闻母归忻扑扑,雌亦呼雄顾雏乐。
始知大造转慈仁,也应忘却东风恶。
《人有不恤其幼子欲去其妻者作双莺诗以讽之》【明·苏葵】摄提司令东风生,黄莺飞上高枝鸣。雌雄两两更相逐,睍睆双啼如一声。拮据不惜为巢苦,户牖绸缪避风雨。巢成爵跃共欢忻,伏卵为雏切心苦。双雏褪壳毫始丝,雌去雄来争顾之。衔虫啄蜢尽哺育,双雏虽饱雌雄饥。雌羸雄瘦不自惜,捕得螳螂正堪食。忍涎仍复置巢中,喂养惟期长双翼。此时雄亦如雌心,雌顾雄啼情更深。忽朝风入高枝恶,吹散雌雄无好音。双雏翼短口尚黄,依巢望母何悽惶。母飞却堕归幽谷,弃隔双雏真断肠。不徒空抱怀雏怨,目断乔林雄未见。数声激切诉苍空,口裂肠枯血如溅。雄兮雄兮影亦单,雌如未老应教还。生来恩爱岂堪断,合并免使双雏寒。雏闻母归忻扑扑,雌亦呼雄顾雏乐。始知大造转慈仁,也应忘却东风恶。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6367c6ac262bcc8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