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丝(bì sī)的意思:形容水草丰茂、绿色盎然的景象。
比德(bǐ dé)的意思:比德指的是人们在品行、道德或行为方面互相比较,以展示自己的优势或劣势。
波文(bō wén)的意思:形容文采或文字的流畅和优美。
海涛(hǎi tāo)的意思:指波涛汹涌的大海,也用来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景象或人物。
含风(hán fēng)的意思:含有风的味道或特征。
魂梦(hún mèng)的意思:形容非常迷恋或沉迷于某种事物,无法自拔。
筠簟(yún diàn)的意思:筠簟是指用竹子编制的席子,比喻清贫的生活。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论材(lùn cái)的意思:指讨论、评价材料、文章等的内容或质量。
玛瑙(mǎ nǎo)的意思:指形状美丽的宝石,比喻人的美好品质或者善行。
南云(nán yún)的意思:形容云彩向南飘动,表示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清芬(qīng fēn)的意思:形容花草的香气清新芬芳。
石床(shí chuáng)的意思:指人在石头上睡觉,形容艰苦的生活环境。
爽气(shuǎng qì)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无玷(wú diàn)的意思:没有瑕疵,没有缺点,完美无暇。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以藤枕赠鲁南辱谢四韵次答》描绘了一种高雅的馈赠场景。首句“石床筠簟斗清芬”,通过石床和竹席的清新气息,展现了赠送物品的高洁品质。"把赠应知薄绮纁",暗示了藤枕虽非贵重丝绸,但其朴素中蕴含着真挚的情感。
接下来,“虚质含风延爽气”赞美藤枕的轻盈与透气性,仿佛能带来凉爽之感。“碧丝萦雾动波文”则运用比喻,形容藤编纹理如碧绿的丝线在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
“琅玕比德应无玷”将藤枕比作琅玕(美玉),寓意其纯洁无瑕,如同品德高尚之人。“玛瑙论材漫有文”则借玛瑙的纹理,进一步强调藤枕自然而不失精致的特点。
最后两句“卧向北窗魂梦稳,海涛千里隔南云”,表达了接受者在使用藤枕后,能够享受到宁静安稳的睡眠,仿佛能感受到赠送者的心意,即使相隔千里,友谊之情犹如海涛般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藤枕的实用价值和精神象征,体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交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城东行事去李简夫甚迩可以卜见而俱有往返之禁因戏为歌驰寄
故人咫尺水东头,我欲见之心悠悠。
有足欲往不自由,形骸静对莺花留。
我思肥陵昔之游,云雾密锁城上楼。
把酒待月生海陬,月到行午醉未休。
濡须南池水中洲,脱帽散发寻渔舟。
夕阳扶栏持钓钩,白蘋风起寒飕飗。
别来纷纷几春秋,彼此待尽栖林丘。
滴泪落水东争流,肺肝虽大不容忧。
残息乃复如悬疣,得官相望真如囚。
李夫子,借使复得把酒与子饮,其乐还如昔时不。
我今鬓发已丝志已偷,力不能前钝如牛。
泡浪亦悟吾生浮,尚壮欲以华簪投。
日月逐逐同传邮,何用自与身为矛。
我歌草草子须酬,欲读子歌销我愁。
《城东行事去李简夫甚迩可以卜见而俱有往返之禁因戏为歌驰寄》【宋·彭汝砺】故人咫尺水东头,我欲见之心悠悠。有足欲往不自由,形骸静对莺花留。我思肥陵昔之游,云雾密锁城上楼。把酒待月生海陬,月到行午醉未休。濡须南池水中洲,脱帽散发寻渔舟。夕阳扶栏持钓钩,白蘋风起寒飕飗。别来纷纷几春秋,彼此待尽栖林丘。滴泪落水东争流,肺肝虽大不容忧。残息乃复如悬疣,得官相望真如囚。李夫子,借使复得把酒与子饮,其乐还如昔时不。我今鬓发已丝志已偷,力不能前钝如牛。泡浪亦悟吾生浮,尚壮欲以华簪投。日月逐逐同传邮,何用自与身为矛。我歌草草子须酬,欲读子歌销我愁。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0467c69af6cb778441.html
登飞泉寺
石磴盘空逼汉槎,凭栏睇盼渺天涯。
穹窿巧凿三千界,瀑泻狂飞百里家。
歌鸟当檐喧丽日,薰风拂座舞岩花。
不须更觅蓬莱胜,此地登临亦足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