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怀深所作,名为《因禅者欲编语录以偈止之》。诗中充满了禅宗思想,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文字束缚与追求内心真谛的思考。
“吾祖初来字脚无”,开篇即以“吾祖”追溯源头,暗示文字的起源与最初的纯粹。在古代,文字尚未广泛普及,人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递知识和智慧,这与后来文字记录的严谨和繁琐形成对比。
“儿孙后代竞编书”,随着文字的发明和使用,后世子孙开始热衷于记录、编纂书籍,知识得以系统化、传承。然而,这种过度依赖文字的倾向,也可能导致对文字的过分依赖,忽略了直接体验和感悟的重要性。
“子今莫苦著文字”,诗人在此发出呼吁,提醒读者在追求知识和智慧的过程中,不应过于执着于文字的束缚,而应保持内心的自由和开放。文字虽好,但不应成为心灵的枷锁。
“秘取圆明顶?珠”,最后两句以“圆明顶?珠”为喻,强调了追求真理和智慧的最高境界。这里的“圆明”象征着智慧的圆满和光明,“顶珠”则可能指代达到某种高度或境界的标志。诗人鼓励读者去探索和领悟那些超越文字、直击心灵深处的真理,追求那种如同顶珠般闪耀的智慧之光。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文字与智慧的关系,以及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内心的自由与纯净。它不仅反映了禅宗思想中对文字的辩证态度,也启示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保持独立思考,不被表面的文字所迷惑,而是深入探索事物的本质和内在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太白昼见
煌煌太白生东方,追逐残月生光芒。
太阳中天不肯藏,过午一点犹微茫。
太史占之此何祥,咸忧兵起人流亡。
金行用事多灾伤,大风地震水旱蝗。
有一于此宜预防,杂然并见何以当。
臣言天意未可量,滔天赤地兴尧汤,偃禾拔木悟成王。
宋景一言国乃昌,灾异不作忧楚庄。
吾皇修德应彼苍,去谗远佞任忠良。
推诚纳谏正纪纲,内修政事仍外攘。
誓雪国耻还封疆,强虏当弱吾当强。
天戒为福非为殃,愿勿徒以虚文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