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二十三首·其十一》
《偈颂二十三首·其十一》全文
宋 / 释云岫   形式: 偈颂

句子,玄中玄,妙中妙。

寒暑不相干阴阳不相到,必竟如何通耗。

鹭鸶立雪非同色,明月芦花不似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必竟(bì jìng)的意思:终究;毕竟;到底

句子(jù zi)的意思:句子是指由若干词语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完整语言表达单位。

立雪(lì xuě)的意思:在雪地上站立。形容人物高尚品质或坚定立场。

鹭鸶(lù sī)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举止潇洒自如。

芦花(lú huā)的意思:芦花是指芦苇开花的样子,比喻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相干(xiāng gān)的意思:关联或相关的意思。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不相干(bù xiāng gān)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没有关联或关系不密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云岫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奥的哲理。"玄中玄,妙中妙"四字,运用双关和叠词,强调了某种超越常规的神秘境界。接下来的"寒暑不相干,阴阳不相到",描述了一种不受外界温度和对立面影响的状态,暗示着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必竟如何通耗"则提出了问题,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世间流转中保持不变的本真。

"鹭鸶立雪非同色,明月芦花不似他"通过自然景象进行比喻,鹭鸶在雪中的白色与寻常不同,明月映照下的芦花也独具特色,象征着个体的独特性和内在的清净。整首诗寓言式地传达了禅宗关于心性的领悟,即在世俗世界中保持独立不染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释云岫
朝代:宋

释云岫(一二四二~一三二四),字云外,号方岩,俗姓李。庆元府昌国(今浙江舟山)人。师事直翁,遍叩丛林名宿。初住慈溪之石门。历象山智门、明州天宁。继以三宗四维推挽继竺西坦席,升住天童。元泰定元年卒,年八十三(《语录》附录东明慧日《哭云外老人》注)。为青原下十八世,直翁举禅师法嗣。有《云外云岫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猜你喜欢

望湖亭

望湖亭倚碧山隈,不尽长天万里来。

水阔槎从云际泛,波涵仙是镜中开。

霏霏曙霭芙蕖落,宛宛晴沙鹥䳱回。

垂钓解缨本吾事,临风把酒兴悠哉。

(0)

石崖

苏子曾游处,留题剥藓花。

春蒸崖腹润,石迮履痕窊。

童子忧深入,山僧许暂家。

经奇聊一叹,脚脚近龙蛇。

(0)

春日村居·其一

锄罢园蔬又治田,阴阴榆柳荫堂前。

市沽顿积频年债,午梦真成小洞仙。

几叶渔舟春水渡,一声樵笛夕阳川。

回思车马红尘路,却恨归来已暮年。

(0)

中秋独坐

一年风物爱秋晴,独向空庭坐月明。

万里山河皆在眼,异乡儿女正关情。

灯前有梦难欹枕,客去无心自举觥。

高阁捲帘过夜半,不知凉露湿冠缨。

(0)

题白菜

露茎风叶味偏清,咬尽能教百事成。

写出一根常寓目,知君忘却五侯鲭。

(0)

心远亭

幽兴在南山,何须远城郭。

闭目谢喧嚣,冥心寄寥廓。

檐楹多白云,杳霭生林薄。

日出群峰明,岩倾百泉落。

况乃濯尘缨,投閒事耕凿。

机忘沙上鸥,趣惬松间鹤。

亦有柴桑人,来同林下酌。

始信升平时,烟霞有馀乐。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