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竹枝词·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台湾竹枝词(其二)》由清代诗人丘逢甲所作,通过借古喻今的手法,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北园荒草几经春”,描绘了一幅荒凉景象,北园中长满了杂草,历经了多个春天的更迭,暗喻着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接着,“监国不亡国岂沦”一句,以“监国”代指国家的守护者或代理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即使在国家危难之时,仍有守护者存在,但国家并未因此而灭亡,引人深思。
“若究祸端肇亡国,九原应怨董夫人”则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国家衰败的原因。这里“董夫人”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个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人物,通过假设性的提问,诗人暗示了国家的衰败并非偶然,而是由某些关键人物的行为或决策所导致。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些人物行为后果的反思与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洞察和对历史责任的严肃态度。它不仅是一首咏史之作,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隐喻和批评。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