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奔走(bēn zǒu)的意思:指匆忙奔跑,形容忙碌劳累。
比屋(bǐ wū)的意思:形容房屋相连或临近。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不即(bù jí)的意思:不同即合,指两种事物或观点不能合并在一起。
城头(chéng tóu)的意思:指在城墙上,多指在高位上。
刍茭(chú jiāo)的意思:指平凡、贫贱的人。
动地(dòng dì)的意思:形容某种情感或行为非常激烈,使人感到震动、动容。
供顿(gòng dùn)的意思:供给不足
轰雷(hōng léi)的意思:指雷声轰隆,形容声音巨大。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奴仆(nú pú)的意思:指受人雇佣或奴役的仆人。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山城(shān chéng)的意思:指建在山上的城市,也指山城景色秀美。
铁甲(tiě jiǎ)的意思:形容坚固不透的盔甲,比喻坚不可摧的力量或防御能力。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乌啄(wū zhuó)的意思:指黑色的乌鸦啄食,比喻人们只重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
县官(xiàn gu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小地方有一点权力,却把自己当成了大人物,狂妄自大。
新鬼(xīn guǐ)的意思:指新来的人或新手,也可用来形容某个领域中的新人。
杂沓(zá tà)的意思:杂乱无序、纷纷扰扰
招魂(zhāo hún)的意思:通过特殊的方式唤醒死去的人的灵魂。
诛求(zhū qiú)的意思:彻底消灭,追求到底
- 鉴赏
这首清代查诗继的《马草行》描绘了一幅战时社会景象。首句“铁甲三千动地来”,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军队的威势和规模,如同千军万马齐发,声势浩大。接下来的“马蹄杂沓如轰雷”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震撼力,将马蹄声比喻为雷鸣,形象生动。
诗中揭示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沉重负担,“军有供顿马有谷,县官奔走如奴仆”,县令和官员忙于供应军需,疲于奔命,地位仿佛奴隶,反映了官僚体制在战时的压迫。诗人接着写到“刍茭比屋困诛求”,形容百姓因缴纳繁重的草料税而生活困苦,连草料都成为压榨的对象。
最后两句“君不见江山城头新鬼哭,招魂无人乌啄肉”,以凄凉的场景收尾,暗示战争的残酷,连死者的灵魂都无法安息,只能任凭乌鸦啄食,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和对战争的批判。
整体来看,《马草行》通过描绘战争对社会秩序和个人生活的破坏,展现了清朝社会的动荡与不公,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三弟学士题七宝英师壁
岩居得幽胜,俗累无忧伤。
占彼凤山腋,建兹法云堂。
宵眠一毡蒲,昼食几稻粱。
净众集善缘,勇猛能自强。
瑞相严中楹,梵夹罗四旁。
轩窗据苍崖,松竹围重冈。
不杂人世喧,更觉禅味长。
我尝命宾友,间或携肴觞。
中休憩丈室,远览登上方。
念昔保城堑,屹然壮金汤。
列刹以百数,息民殄千殃。
爰居尽乐土,利用无缺斨。
遂使吴会俗,长为礼义乡。
何独竺乾域,宝山亦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