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道光》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道 光 宋 /晁 说 之 老 僧 讲 罢 结 茅 庐 ,忆 昔 鸣 琴 着 意 余 。一 曲 风 前 三 百 遍 ,十 年 不 作 作 如 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结茅(jié máo)的意思:指结交朋友,结成亲密的关系。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茅庐(máo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鸣琴(míng qín)的意思:指弹奏琴声,比喻音乐艺术的表达。
如初(rú chū)的意思:如同初次一样,像刚开始一样纯洁无暇。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僧讲(sēng jiǎng)的意思:指僧人讲经说法,也用来形容人言谈庄重、深入浅出。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着意(zhuó yì)的意思:用心、专心、有意
作作(zuò zuò)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敏捷。
- 翻译
- 老和尚讲解完毕后,回到他的简陋小屋
回忆起过去弹琴时的专注与深情
- 注释
- 老僧:年长的僧人。
讲罢:讲解完毕。
结茅庐:建造简陋的小屋。
忆昔:回忆过去。
鸣琴:弹奏琴弦。
着意:专心致志。
馀:剩余,这里指深情。
一曲:一首曲子。
风前:在风中。
三百遍:反复弹奏很多次。
十年:十年时间。
不作:不再演奏。
作如初:再次弹奏时仍然像最初那样投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在讲经结束后,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他弹奏着琴,对一首曲子反复练习了三百遍,即使过去了十年,依然能够保持最初的热情和技艺。诗人晁说之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对这位僧人专注执着精神的赞赏。老僧的生活简朴,但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却深沉而持久,这种境界体现了宋人崇尚的淡泊名利、专注于内心修行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柳严州解官趋朝
一叶初秋已趣装,玺书屡下驻归艎。
少留北阙三年最,多借西州半岁强。
身外宠荣元自薄,眼前凋瘵故难忘。
书囊知有朝天草,不是中和乐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