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杯中(bēi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发生或存在于杯中,比喻事物微小或局限于一定范围。
国学(guó xué)的意思:
(1).古代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宋书·臧焘徐广傅隆传赞》:“ 高祖 受命,议创国学。” 唐 韩愈 《窦公墓志铭》:“教诲於国学也,严以有礼,扶善遏过。”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庄劚松》:“ 吉州 庄寿年 ,号 斸松 。 乾隆 初年,贡入国学。”参见“ 国子监 ”。
(2).指我国固有的文化、学术。 鲁迅 《花边文学·考场三丑》:“于是使文人学士大叹国学之衰落。” 胡适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我们深信国学的将来,定能远胜国学的过去。”参见“ 国故 ”。后相(hòu xiāng)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后,才能看清真相或判断事情的结果。
酒半(jiǔ bàn)的意思:指喝酒喝到一半,表示喝酒未完成。
骊歌(lí gē)的意思:指高昂豪放的歌声或诗篇,形容豪情壮志、激情澎湃的表达。
溟溟(míng míng)的意思:形容水面辽阔广阔。
明经(míng jīng)的意思:指明智、通达经验的人。
南溟(nán míng)的意思:指南方的大海,也泛指辽阔的海洋。
鹏翮(péng hé)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能力超群。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铨曹(quán cáo)的意思:指权力机关、审判机构。
升造(shēng zào)的意思:指升高、提升、增加。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相期(xiāng qī)的意思:约定某个时间、地点见面。
烟树(yān shù)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大火燃烧时升起的浓烟。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造士(zào shì)的意思:造士指的是培养、选拔人才,使其成为士人。
中见(zhōng jiàn)的意思:指能够从一件事物的局部看出整体的特点或本质。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范嵩的《送黄上舍还尤溪》以送别为主题,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首联“江亭烟树雨溟溟,一曲骊歌酒半醒。”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凄美与哀愁。江边的亭子旁,烟雾缭绕的树木在细雨中显得格外朦胧,一曲离别的歌曲在酒意未尽之时响起,渲染出离别的沉重氛围。
颔联“国学昔年升造士,铨曹此日籍明经。”转而回忆过去,表达了对友人黄上舍曾经在国学中的成就和才能的肯定,以及对其通过明经考试选拔为官的赞誉,体现了对人才的尊重和对教育的重视。
颈联“梨关月色杯中见,剑浦秋声笛里听。”运用想象的手法,设想别后的情景。在梨花盛开的夜晚,月光洒在杯中,仿佛能看见远方的景色;在剑浦的秋天,笛声中传来的是对友人的思念与别后的寂静。这两句将自然景象与情感巧妙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尾联“别后相期君莫负,拟看鹏翮起南溟。”寄语友人,希望他能不负期望,如同大鹏展翅,飞向南方的大海。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对过往成就的回顾、对未来期许的表达,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是送别诗中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周务本机宜
霜风吹西湖,与君持行李。
瘦马共边笳,寒灯对孤邸。
新凉秋叶惊,归棹君独理。
弃我天一方,稳下大江水。
丈夫志四海,吾岂较遐迩。
行藏天所为,况自非偶尔。
独忧绵薄资,负重力难起。
嘉宾日以远,缓急尚谁倚。
置此勿复论,遇坎各有止。
我积汉中谷,君种彭泽米。
努力随小大,同在毓生齿。
他年脱冕归,对酒各欢喜。
春雨村居
茅檐竹屋吹山风,两山流水环西东。
如闭篷窗小舟坐,四面烟雨春濛濛。
块然拥被看周易,炯炯万象罗心胸。
瓶罂所容可半斗,妙理尽在皤腹中。
明朝晏起寒庖空,市小米贱升斗丰。
携篮挑荠奴勿慵,熟煮烂糁供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