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看新月早,已觉夜光分。
无力穿疏幔,如钩隐暮云。
这首诗《新月》由清代诗人陈树蓝所作,通过对新月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首句“三五称佳夕”,以“三五”点明农历十五之夜,是月圆之时,常被视为吉祥美好的时刻。接着,“清辉自昔闻”则道出月光自古以来便被人们所熟知和赞美,赋予了月光以历史的厚重感。
“今看新月早,已觉夜光分。”此句转折,将视线转向新月,描述其在夜晚初现时的景象,虽非满月,但已能感受到月光的分毫之光,预示着新的希望与生机。
“无力穿疏幔,如钩隐暮云。”新月似乎无力穿透轻薄的窗帘,形象地描绘了新月的形态,如同一弯细长的钩子,隐藏在傍晚的云层之中,既表现了新月的柔美,也暗示了云遮月的朦胧意境。
最后,“却疑墙角上,花影欲纷纷。”诗人想象新月的光芒仿佛落在墙角,使得原本静谧的角落里,花影摇曳,仿佛要化为繁复的花瓣,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新月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蕴含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与美感的佳作。
髦士骋熙绩,蹇运亟材谞。
值兹戎马秋,蹂躏将焉如。
王事信靡盬,肉食方拮据。
伯也肆宏襟,揽辔遵上都。
牛刀讵轻割,龙盾聊复图。
抗迹圭组间,翼赞谅非孤。
懋尔安攘略,千载垂令谟。
管乐有殊轨,奋志终齐驱。
拙哉余小子,操术一何迂。
声誉靡所藉,株守园若庐。
临路增慨慷,霜树惊寒乌。
升沈各有致,行矣毋趑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