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鼎足(dǐng zú)的意思:形容三者势均力敌,互不相让。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分羹(fēn gēng)的意思:分配利益或权力时,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份。
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两雄(liǎng xióng)的意思:指两个英勇而强大的人。
论战(lùn zhàn)的意思:指辩论、争论、争辩的战斗。
没齿(mò chǐ)的意思:形容人已经老得没有牙齿,也比喻事物已经非常陈旧。
漂母(piǎo mǔ)的意思:指人离开家乡,漂泊在外,思念家人的心情。
千金(qiān jīn)的意思:千金指的是千两黄金,引申为财富、财产。
推食(tuī shí)的意思:推拒、推辞
语感(yǔ gǎn)的意思:指对语言的感觉和把握能力。
战伐(zhàn fá)的意思:指战争和征伐,泛指军事行动或军事斗争。
重瞳(zhòng tóng)的意思:形容眼神炯炯有神,目光锐利。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韩信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其复杂的人性与命运。首联“鼎足才堪角两雄,当年应悔灭重瞳”以比喻手法,将韩信比作三国时期的鼎足之势,暗示其才能卓越,却因当年消灭楚王项羽(“重瞳”指项羽)而感到后悔,暗含了对韩信功高盖主的感慨。
颔联“分羹父子恩犹薄,推食君臣谊岂终”则深入探讨了韩信与刘邦之间的关系。分羹之事反映了刘邦对韩信的猜忌和不信任,即使在君臣之间,情感也显得薄弱;而推食之举则象征着韩信对刘邦的忠诚,但这种忠诚最终未能持久,揭示了韩信在权力斗争中的孤立无援。
颈联“独有千金酬漂母,曾无一语感滕公”进一步展示了韩信的个人品质。他以千金报答那位曾经给他饭吃的贫苦老妇(漂母),体现了他的知恩图报;然而,对于曾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滕公,韩信并未留下深刻的印象或感激的话语,这可能是因为滕公的影响力有限,或是韩信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所致。
尾联“名成自古身当退,没齿休论战伐功”总结了韩信的一生。他深知功成名就后应当主动退隐,避免陷入权力的漩涡,最终落得个悲惨的结局。这句话既是对韩信个人命运的总结,也是对后世功臣的警示,提醒他们功成身退的重要性,避免因权力欲望而招致祸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韩信这一历史人物的命运,探讨了人性、忠诚、权力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功名利禄背后的沉痛教训。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妾薄命呈文山道人
妾初未嫁时,晨夕深闺中。
年当十五馀,颜色如花红。
千里远结婚,出门山重重。
与君盛容饰,一笑开芙蓉。
君不顾妾色,剑气干长虹。
耿耿丈夫□,□□天下雄。
结发未逾载,倏然各西东。
妾独□□□,□养姑与翁。
姑翁去年春,长梦随飘风。
思君□□□,音信安可通。
谅无双飞翼,焉得长相从。
自服嫁时衣,荆钗淡为容。
誓以守贞洁,与君生死同。
君当立高节,杀身以为忠。
岂无春秋笔,为君纪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