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宫阁(gōng gé)的意思:宫殿和阁楼,比喻高大华丽的建筑物。
姑苏(gū sū)的意思:指苏州市,也可用来形容美丽的江南水乡。
黄尘(huáng chén)的意思:指黄色的尘土或沙土,比喻战乱、动荡或纷乱的局势。
江月(jiāng yuè)的意思:指江河上的月亮,比喻美好的景色或情景。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里人(lǐ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有亲近关系的人,也可以指内部人员。
千门(qiān mén)的意思:指非常多的门派或流派。
双阙(shuāng quē)的意思:双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两座城门。它用来形容两座城门紧紧相邻,相互对峙的景象。
苏台(sū tái)的意思:指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得不到磨砺,容易变得懒散、软弱。
台下(tái xià)的意思:指在表演或演讲时,观众所在的位置。也泛指观众、听众。
王宫(wáng gōng)的意思:指帝王的宫殿,也用来比喻权力中心或高级官员的住所。
吴王(wú w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为了私利而背叛他人、出卖朋友。
西江(xī jiāng)的意思:指西江地区,泛指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地区。
晓气(xiǎo qì)的意思:形容人的气度高雅,举止文雅。
祗今(zhī jīn)的意思:只有现在,只有当下
中非(zhōng fēi)的意思:中非指的是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关系。
珠帘(zhū lián)的意思:指贵族或富人家中用珍珠制成的帘子,比喻奢华华丽的生活。
姑苏台(gū sū tái)的意思:指江苏苏州城墙上的一座高塔,也用来比喻文化名城苏州。
西江月(xī jiāng yuè)的意思:指善良、宽厚、有情有义的人。
- 注释
- 君不见:一种表达方式,意指‘你难道没有看到吗’。
吴王宫阁:指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所建的宫殿。
临江起:靠近江边建立。
珠帘:装饰华美的帘子,常用于富贵人家或宫殿。
江水:此处特指流经宫殿旁的长江。
晓气:清晨的雾气或氛围。
双阙:宫殿前的两座高大门楼。
潮声:海潮的声音,此地可能指长江的潮水声。
千门:形容宫殿门众多,代指宫殿。
句践城:即越王句践的都城,这里泛指古越地,引申为历史变迁。
非旧春:不再是过去的春天,比喻往日的繁荣不再。
姑苏台:古代著名台榭,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象征昔日的辉煌。
黄尘:尘土飞扬,象征衰败与遗忘。
祗今:如今,现在。
西江月:西江上的月亮,也可理解为特定的景物,寄托怀古之情。
曾照:曾经照亮。
吴王宫里人:吴王宫殿中的古人,代指昔日的贵族与宫女。
- 翻译
- 你可曾见那吴王宫殿傍江而立,现虽不见珠帘却只见江水滔滔。
清晨的雾气在双阙间晴朗开来,夜间的潮声落入千门深锁的宫内。
句践城中已非往昔的繁华之春,姑苏台下只扬起一片黄尘。
如今只剩下西江的月亮,曾经照耀过吴王宫殿里的那些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与怀旧的氛围。开篇“君不见吴王宫阁临江起,不见珠帘见江水”两句,通过对听者提问的方式,强调了吴王宫殿的宏伟以及它与江水相望的壮丽景象,同时点出了珠帘作为内外隔绝的元素,突显了宫中的隐秘和距离观者的遥远。
接着,“晓气晴来双阙间,潮声夜落千门里”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早晨明净的空气穿透宫阙,以及夜晚潮汐涌入宫门的声音,这两种不同时间段的景象对比,显示出吴王宫在自然轮回中的孤独与沉重。
“句践城中非旧春,姑苏台下起黄尘”两句,则转向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句践指的是古代吴越之战,春意不再,表明时间流逝、世事变迁,而“姑苏台下起黄尘”则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感,黄尘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往昔繁华的消散。
最后,“祗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两句,诗人表达了现实与过去的对比,只剩下西江明月依旧,而曾经沐浴在这月光下的吴王宫中人物,却早已不再。这里的“祗今”强调了现在与过去的断裂,“唯有”则表现出一种无奈和留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王宫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情感,以及对过往繁华时光的无限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