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学老迂为放笔,却嫌全未悟根尘。
-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仿倪云林秋亭嘉树并题以诗(其四)》。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首句“湖山四季秋偏好”,开篇即点明主题,将湖光山色与四季轮回相联系,突出秋季的特别之处。这里的“偏好”二字,既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情感倾向。
次句“我亦秋风潇洒人”,诗人自比为“秋风潇洒人”,形象地展现了自己与秋天的和谐共处,以及在自然中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这一句通过自我描述,进一步深化了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融合的理想状态。
第三句“忽学老迂为放笔”,转而描述了诗人的创作状态。这里“老迂”可能是指模仿或借鉴前人的风格,“放笔”则意味着挥洒自如地创作。这一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追求,也暗示了他在创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与挑战,即如何在模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
最后一句“却嫌全未悟根尘”,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的深层次思考。这里的“根尘”可能指的是事物的本质与表象,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的创作是否真正触及了事物的核心,是否能够超越表面的形式,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表达。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超越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深入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净土寺追和东坡韵
令君督来期,书邮日旁午。
世事不足论,清游乃先务。
朝朝叩禅关,复此得净宇。
浅斟琥珀浓,细嚼银丝缕。
味隽问牛酥,轩高来燕乳。
曲折溪屡横,尖圆峰可数。
万顷喧桑田,一簇静松坞。
由来镜中人,不殊草头露。
越主朝汴宫,蜀客尽吴语。
剥蚀净土碑,荒残峡山路。
桑梓如之何,谁能忘一顾。
日询锦桥新,三叹清流俯。
兰陵王.渔父
翠竿直。一叶扁舟漾碧。
澄江上、几度啸日迎风,怡怡钓秋色。渔乡共水国。
都属沧浪傲客。
烟波外,风笠雨蓑,才掷丝纶便千尺。飘然去无迹。
恣脚扣双船,帆挂轻席。盈钩香饵鱼争食。
更拨棹葭岸,放篙菱浦,才过新栅又旧驿。
占江南江北。堪恻。利名积。算纵有豪华,难比清寂。
须知此乐天无极。有一斗芳酒,数声横笛。
芦花深夜,半醉里、任露滴。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