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出头(chū tóu)的意思:指摆脱困境、取得成功或脱颖而出,有出人头地的意思。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黄草(huáng cǎo)的意思:指草木枯黄,形容景物凋零、一片荒凉的景象。
诘曲(jié qǔ)的意思:指正直坦率,不回避问题,直截了当地问责他人。
犬吠(quǎn fèi)的意思:指小狗的叫声,比喻微不足道的声音或无足轻重的事物。
树阴(shù yīn)的意思:指树木的阴凉处。
野店(yě diàn)的意思:野店是指在野外或偏远地区设立的小店铺,也用来形容生活条件简陋、环境艰苦的地方。
阴黄(yīn huáng)的意思:指脸色或气色不好,呈现出苍白或发黄的状态。
皂荚(zào jiá)的意思:皂荚是指皂角树的果实,也用来比喻不值得珍惜的东西或无用的人。
- 翻译
- 道路蜿蜒曲折,前方的山中小店和柴门大多还未开启。
在皂荚树的阴凉下,有一间黄色茅草屋,篱笆那边传来狗的叫声。
- 注释
- 行:行穿。
诘曲:弯曲不直。
崔嵬:形容山势高峻。
野店:乡村小店。
柴门:简陋木门。
半未开:尚未完全打开。
皂荚树:一种常绿乔木,果实可制肥皂。
阴:树荫。
黄草屋:用黄草搭建的房屋。
隔篱:隔着篱笆。
犬吠:狗叫。
出头来:探出头来。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早晨乡村生活的诗句,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的《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清新脱俗的早晨景象。
"行穿诘曲更崔嵬,野店柴门半未开。"
这里“诘曲”指的是崎岖不平的小路,“崔嵬”形容道路的高低不平。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清晨踏着崎岖的小路行走的情景,而周围的野店还没有开始营业,柴门半掩,显得十分宁静。
"皂荚树阴黄草屋,隔篱犬吠出头来。"
“皂荚”是一种果实,“树阴黄草屋”则形容了房屋周围被树荫覆盖,草地上散落着黄色的果实。这里传达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而“隔篱犬吠出头来”则描绘了隔着栅栏,小狗探出头来吠叫的情形。
这首诗通过对早晨乡村景物的生动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平凡生活的细腻感受和深刻体悟。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他们往往喜欢在平淡中寻找生命的活力与诗意的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日旅怀寄右省郑拾遗
永夕愁不寐,草虫喧客庭。
半窗分晓月,当枕落残星。
鬓发游梁白,家山近越青。
知音在谏省,苦调有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