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宫以主之,不肖实当此。
浇敝皆扫除,安可循旧轨。
尝闻之鲁论,丘之祷久矣。
生也既无求,殁岂享淫祀。
夜亭甚清虚,古柏自风起。
悦之以其道,吾祖当亦喜。
百和(bǎi hè)的意思:指百姓和统治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鄙俚(bǐ lǐ)的意思:指粗俗庸俗,低级趣味。
不肖(bù xiào)的意思:指没有孝心、没有品德的人。
朝廷(cháo tíng)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中心,也可以指官方机构或政府。
灯烛(dēng zhú)的意思:形容非常暗淡或者非常微弱。
丁宁(dīng n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沉静、安定,不轻易动摇。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福祥(fú xiáng)的意思:福祥表示幸福和吉祥,通常用来祝福和祈求好运。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高密(gāo mì)的意思:形容事物紧密、密不可分。
歌声(gē shēng)的意思:指歌唱的声音或歌唱的表演。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荒凉(huāng liáng)的意思:荒凉指的是地方荒无人烟,景象凄凉寂寞。
阍人(hūn rén)的意思:指阻挡人的去路或行动。
禁止(jìn zhǐ)的意思:禁止指阻止或不允许某种行为或活动。
来者(lái zhě)的意思:指来的人或事物。
醪醴(láo lǐ)的意思:形容饮酒尽兴,心满意足。
鲁论(lǔ lùn)的意思:指言辞直率,不顾忌他人感受的论述方式。
庙貌(miào mào)的意思:指外表装饰华丽,但内在却空虚无物的现象。
名城(míng chéng)的意思:指有名望的城市或地方。
阙里(quē lǐ)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安宁宜人的地方。
扫除(sǎo chú)的意思:清除、清理、清扫
上元(shàng yuán)的意思:指元宵节,也指元宵节时期。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吾祖(wú zǔ)的意思:指祖宗、祖先。
五路(wǔ lù)的意思:指五条路或五个方向。
弦歌(xián gē)的意思:形容音乐声或歌声悠扬动听。
庠序(xiáng xù)的意思:指学校的规模、建筑和设施。
相闻(xiāng wén)的意思:指两地相距很远,却能互相听到对方的消息或声音。
学官(xué guān)的意思:指能够帮助人们学习的官员或教育者。
严伟(yán wěi)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或行为十分严格,严肃庄重。
百和香(bǎi hè xiāng)的意思:形容事物融洽、和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名为《止谒先圣庙者》。诗中描绘了对孔子庙的虔诚与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
诗的开头提到高密古城,靠近鲁国的中心,弦歌之声常能听到,暗示着对孔子及其思想的尊重。接着描述了学官庙宇的庄严,以及上元节时人们在庙中施灯烛、祭奠的场景,展现了对孔子的纪念活动。然而,诗人对这些习俗提出了质疑,认为追求福祥之事过于粗俗,不如朝廷重视教育,从五路开始建立学校,设立专门的宫殿来纪念孔子更为重要。
诗人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并警告社会应摒弃过去的陋习,遵循新的规矩。他告诫守门人,任何前来祭祀的人都应被阻止,引用《鲁论》中的内容,表明孔子早已通过祈祷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活着时不求过多,死后也不应接受过度的祭祀。最后,诗人想象着孔子在夜晚清静的亭中,古柏随风摇曳的情景,表达了对孔子以道德为乐的敬仰,希望自己的祖先也会为此感到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比传统习俗与现代教育理念,表达了对孔子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风气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