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粟泉访李影九不遇因为山僧草疏》
《过粟泉访李影九不遇因为山僧草疏》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踏遍閒原日未曛,松房宴坐不逢君。

半庭草色浮书带,满镜池光染墨云。

山鸟时能呼佛现,荷花也解沐禅芬。

清泉酌罢休言去,且为檀那草愿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罢休(bà xiū)的意思:停止,放弃

房宴(fáng yàn)的意思:指在别人家中举办宴会。

荷花(hé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或文化修养深厚。

书带(shū dài)的意思: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源泉,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松房(sōng fáng)的意思:指宽敞明亮的屋子或房间。

檀那(tán nà)的意思:檀那是指佛教中的香木,用来比喻善举、慈善事业或慷慨解囊的行为。

宴坐(yàn zuò)的意思:在宴会上坐下来吃饭,泛指参加宴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踏访闲静之地,却未能遇见友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自然的热爱。

首联“踏遍閒原日未曛,松房宴坐不逢君”,开篇即以“閒原”点出访友之地的宁静与闲适,而“日未曛”则暗示了时间的悠长,营造出一种等待与期盼的氛围。接着,“松房宴坐”描绘了友人可能在松林中静坐冥想的情景,然而诗人并未遇到他,流露出一丝遗憾。

颔联“半庭草色浮书带,满镜池光染墨云”,进一步展开画面,将目光转向庭院与池塘。半庭的草色仿佛是书籍的带子,轻轻飘动;池塘的水面如同镜子,映照着天空的云彩,被染上了墨色的光泽。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既展现了季节的变换,又寓意着知识与智慧的深邃。

颈联“山鸟时能呼佛现,荷花也解沐禅芬”,转而关注自然界的生灵与植物。山中的鸟儿似乎能呼唤佛祖显现,荷花也懂得沐浴禅香的芬芳。这一联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以灵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赞美。

尾联“清泉酌罢休言去,且为檀那草愿文”,诗人邀请山僧一起品饮清泉,然后继续留在这里,为檀那(佛教中对施主的称呼)撰写草稿。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也流露出其对佛法的虔诚与对文学创作的热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佛法的深刻感悟,以及其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珍藏。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题任仁发出圉图

上驷出星阑,圉人袖手看。

性惟贵神逸,色岂系骓驔。

讵可执鞭督,当从寓意观。

天闲多肉胀,今古致同叹。

(0)

阅窝集

松林黯黯百十里,罕境偏为麋鹿游。

雨雪飘萧难到地,啼乌野草自春秋。

(0)

题九峰园

策马观民度郡城,城西池馆暂游行。

平临一水入澄照,错置九峰出古情。

雨后兰芽犹带润,风前梅朵始敷荣。

忘言似泛武夷曲,同异何须细致评。

(0)

猧食盆实宋脩内司窑器也俗或谓之太真猧食盆戏题·其二

龙脑香薰蜀锦裾,华清无事饲康居。

乱棋解释三郎急,谁识黄虬正不如。

(0)

送张大兄

君家兄弟眼中希,并有雄名动帝畿。

三寸舌存冯轼掉,九重恩溥赐金归。

沧江渺渺烟波远,易水萧萧雨雪霏。

乌鸟情深回翅急,雁行应自惜分飞。

(0)

夜合花.重过玉魫楼纪事二阕·其一

掉扇回腰,摔巾驻盼,今朝未信重逢。

如何瘦影,依然玉样玲珑。香一缕,画屏东。

正蔷薇、斜亚初红。漫惊意外,须知眼底,都在心中。

谁堪弱絮孤蓬。仍向江湖浪里,泊雨飘风。

汝愁弦涩,我怜琴旨都慵。衫半弛,髻低笼。

且同消、酒酽茶浓。商量去住,梧边残照,催近帘栊。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