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胜同辨材,形义确无借。
为石必赴高,是泉尽趋下。
彼且息彼筇,吾自啖吾蔗。
百舌(bǎi shé)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极佳的人。
辨难(biàn nán)的意思:辨别困难,难以分辨真伪。
不顾(bù gù)的意思:不顾意味着不顾及、不考虑,表示不顾一切地去做某事。
穿凿(chuān záo)的意思:指为了证明或辩解自己的观点而刻意曲解事实或引用不恰当的例证。
法相(fǎ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和仪态端庄庄重,有法度。
佛力(fó lì)的意思:指佛教的力量,也用来形容人具有超凡的力量或智慧。
归一(guī yī)的意思:指回归一体,回归原点,恢复最初状态。
华鬘(huá mán)的意思:形容女子妆饰华丽。
矫揉(jiǎo róu)的意思:形容言谈或行为不自然、不真实。
空空(kōng kōng)的意思:形容空无一物,没有任何东西。
平等(píng děng)的意思:指人们在权利、地位、待遇等方面没有差别,互相平等对待。
色界(sè jiè)的意思:指妓院或色情行业。
舌辨(shé biàn)的意思:能够辨别是非,分辨是非曲直。
食肉(shí ròu)的意思:指人吃肉,表示人们过上了好日子,生活富足。
随宜(suí yí)的意思:根据情况随意决定
台榭(tái xiè)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楼阁或宫殿。
屠门(tú mén)的意思:指屠杀、屠宰家门口的事情。比喻家族灭亡或丧失家族基业。
选胜(xuǎn shèng)的意思:选择胜利的方法或策略
一宗(yī zōng)的意思:一件事情或一种情况
云卧(yún wò)的意思:云朵躺卧在地上,形容云彩低垂、密布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事物的繁多或人口众多。
众妙(zhòng miào)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奇妙、多样化,充满无限的智慧和巧妙之处。
竹阴(zhú yīn)的意思:竹子的阴凉处,比喻安静幽雅的环境。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自然景观时的感悟和心境。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
首句“众妙归一宗,始形佛力大”表达了万物归一,佛力伟大的哲学观点。接着,“食肉从屠门,有腹谁忍饿?”通过对比食肉与忍受饥饿,探讨了慈悲与节制的主题。随后,“平等诸法相,百舌辨难破”强调了佛法的平等性和深奥性,即使是百舌也难以完全解释。
“色界虽华鬘,空空与之化”则将色界(物质世界)与空性(佛教中的空无)进行对比,暗示了物质世界的虚幻和空性的本质。接下来的“撒掌投祗林,随宜憩台榭”描述了作者在自然中的自由与放松,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选胜同辨材,形义确无借”表明作者在选择胜地时,注重的是内在的意义而非外在的形式。接下来的“为石必赴高,是泉尽趋下”运用自然现象来比喻人生的追求与方向,石头追求高处,泉水流向低处,象征着不同的目标与路径。
“容有穿凿存,固堪矫揉谢”表达了对刻意雕琢或过分修饰的反感,认为自然之美在于其本真与纯粹。最后,“病僧不顾人,竹阴裹云卧。彼且息彼筇,吾自啖吾蔗”描绘了一位病态和尚在竹林中休息,而诗人则独自品尝甘蔗的情景,体现了个人的独立与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的描绘、佛教哲学的思考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
自我入齐境,长途经逦迤。
箭直掌以平,扫除信劳止。
路旁百步间,乾土堆垒垒。
借问此何为,云以备泥滓。
笑谓春雨艰,宁有作泞理。
惟应虑扬尘,贮水供洒耳。
灵岳肤寸合,崇朝遍千里。亦未致渐车,埃?则无矣。
五日又作霖,优渥胜先是。
朝来命驾行,殊觉涉波已。
以土藉涂淀,马不劳策箠。
始知豫立意,更悟用材指。
陶侃藏木屑,愧吾未及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