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俗(bì sú)的意思:避免陷入俗套和平庸,追求独特和与众不同。
避世(bì shì)的意思:避开尘世繁忙的纷扰,远离尘嚣。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杜陵(dù líng)的意思:指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肩舆(jiān yú)的意思:肩舆是指古代一种由两人扛着的轿子,比喻共同承担责任和困难的意思。
潜避(qián bì)的意思:潜避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隐藏躲避,不敢公开或暴露自己。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无闷(wú mèn)的意思:不生闷气,不生厌烦的意思。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忠厚(zhōng hòu)的意思:指人品正直、忠诚老实的品质。
-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和杜甫遣兴五首(其三)》。诗中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陶潜避世生活的向往与赞美。陶潜,即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以“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作品闻名,展现了他远离尘嚣、追求自然生活的精神。
诗的前两句“陶潜避俗翁,避俗亦避世”,直接引用了陶渊明的名号,点明了主题,即避世。接着,“柴桑乐无闷,自著桃源记”进一步描绘了陶渊明在柴桑(其家乡)的生活状态,过着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日子,并亲自撰写了《桃花源记》,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理想化的避世之地。
接下来,“肩舆命二子,偶顾亦何害”则通过陶渊明乘坐轿子,带着两个儿子出游的情景,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重视。即使偶一回顾,也无妨于享受当下的快乐。
最后,“杜陵忠厚人,个翁乃深刺”将话题转向了杜甫,称其为“忠厚人”,并以“个翁”指代陶渊明,暗示杜甫对陶渊明避世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共鸣。这里的“深刺”可能指的是杜甫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认同与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生活态度的描绘与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古代文人避世思想的认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