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惜秋捐扇,今来意未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羽(bái yǔ)的意思:白色的羽毛,喻指清白无辜、纯洁无暇的品质。
婕妤(jié yú)的意思:婕妤是指古代宫廷中地位高贵、美丽出众的女官员。在现代汉语中,婕妤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和高贵。
今来(jīn lái)的意思:指现在、近来的时候。
来意(lái yì)的意思:指来访的目的或意图。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清吹(qīng chuī)的意思:指吹奏清脆悦耳的音乐,也可比喻清新明丽的音乐或言辞。
柔握(róu wò)的意思:轻柔地握住,表示对事物的温和态度和处理方式。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淅沥(xī lì)的意思:形容细小、细微的声音。
朱崖(zhū yá)的意思:指高山陡峭的悬崖。
- 注释
- 自惜:自我怜惜。
秋捐扇:秋天弃置不用的扇子。
意未衰:心情并未消减。
慇勤:恳切。
柔握:温柔的触碰。
淅沥:形容微风吹过的声音。
午气:中午的阳光。
朱崖:赤色的山崖。
宵声:夜晚的声音。
白羽:比喻清风。
南国候:南方的气候。
无复:不再有。
婕妤悲:古代宫中婕妤的哀愁。
- 翻译
- 我怜惜秋天已过,扇子不再使用,但此刻的心情并未衰退。
我殷切地将它交付于你,期待你的温柔触摸,倾听它的微风轻响。
中午时分,阳光照在赤红的崖壁上;夜晚,它的声音仿佛白羽飘荡。
总的来说,就像南方的气候,不会再有昔日婕妤的哀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场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却不感到烦躁,因为他手中的扇子似乎带给了他一些安慰。"自惜秋捐扇,今来意未衰"表明诗人珍视这把扇子,它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它的价值和意义。
"慇勤付柔握,淅沥待清吹"则描写了诗人小心翼翼地将扇子递给某人(可能是身边的人),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清风。这里的“淅沥”形容风声,既表现出夏日午后的静谧,也暗示着诗人的内心希望。
"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热情和夜晚的凉爽。午后炎热如同红色的山崖逼近,而夜晚则是清凉的声音伴随着如羽毛般轻盈的风。
"总如南国候,无复婕妤悲"中的“南国”常指江南一带,意境悠长。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某种等待的心情,而不再是过去那种因为失去所爱而产生的哀伤(婕妤指的是历史上的美女,常用以形容美好又令人怀念的事物)。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风光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炎热中寻求内心慰藉的意境,以及对未来某种美好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阵雨
阵雨虽屡作,艰致渥且优。
前朝斋法宫,傍晚云脚浮。
点滴只顷刻,旋成霁景收。
次晓自御园,有来内侍流。
问彼以雨势,咸云觉稍稠。
昨因大祀旋,园林卜鸣鸠。
颇睹油然兴,曾无沾尔酬。
诘旦理庶政,召询卿尹俦。
告我昨在京,眼见盈浍沟。
奇哉彼雨工,何独无缘投。
岂其果有意,避我如相仇。
欺饰中涓常,于彼奚深求。
国是夙所倚,不宜逐悠悠。
或者欲慰我,我宁易慰不。
匪诚未足信,诚然益可爱。
雩祭斋居
勤民重农功,稽典肇雩祭。
圣训必躬亲,频年谨从事。
北方春旱多,率似成常例。
龙见未届期,祈请先小祀。
南郊步祷时,忸怩责躬备。
去岁蚤邀眷,首夏甘霖赐。
麦无禾则有,已是叨明惠。
今年乃更幸,膏泽春常暨。
孟夏月之朔,优渥远尔逮。
抚时举常雩,斋居切虔致。
受宠宜若惊,此理无巨细。
广殿引薰风,罘罳晃新霁。
慰惧两相萦,要矣终年计。
东竺庵
策骑循羊肠,盘纡历嶕峣。
却望挂月峰,耸入云端遥。
阳阿泉已壮,阴崖雪未消。
精舍枕林楚,蔽亏古木乔。
远闻疏钟声,下见幡影飘。
揽结既云富,仆御亦已劳。
此间泉石佳,小憩山僧寮。
海棠开笑靥,杏花剪绛绡。
未见天女散,得毋谷神要。
问其意云何,报我今花朝。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