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三寸管,谁较杀人多。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寸管(cùn guǎ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极其小心谨慎,一丝不苟。
蹉跎(cuō tuó)的意思:指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抖擞(dǒu sǒu)的意思:形容精神振奋,精力充沛。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平事(píng shì)的意思:平事指的是处理事情时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三寸(sān cùn)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矮小。
濯磨(zhuó mó)的意思:濯,洗涤;磨,磨砺。比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修炼,提高自己的品德和能力。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消兵(xiāo bīng)的意思:指用智慧、策略或方法消除敌人的武装力量。
钟虡(zhōng jù)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才华卓越。
三寸管(sān cùn guǎn)的意思:形容人的能力、权力或地位非常有限。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的《东林七问》之七,主题为“问剑”。诗人以剑为喻,探讨了人生中的种种难题与挑战。
首句“往往难平事,烦君几濯磨”,开篇即点出人生的不平之事层出不穷,需要借助时间与经历的磨砺来逐渐化解。这里的“濯磨”二字形象地描绘了通过时间与经验的积累,人们能够逐渐适应和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接着,“风尘频抖擞,岁月易蹉跎”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不易。诗人用“风尘”比喻生活的艰辛与挑战,用“频抖擞”形容人们在面对这些挑战时的坚韧与努力。同时,“岁月易蹉跎”则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无情,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不让宝贵的生命在无谓的挣扎中被浪费。
“钟虡消兵器,铅刀当太阿”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钟虡”(古代宗庙中悬挂的乐器)与“兵器”相对比,象征着和平与战争的不同状态;“铅刀”与“太阿”(古代名剑)相对比,寓意着平凡与卓越之间的差距。这两句暗示了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即使面对看似微不足道的工具或条件,也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如同平凡的铅刀也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太阿般的力量。
最后,“不知三寸管,谁较杀人多”一句,以“三寸管”(可能指笔或某种武器)为载体,提出疑问:在众多的杀人手段中,究竟哪种更为致命?这不仅是在探讨武器的杀伤力,更是在反思人性、道德与选择的重要性。在面对生死存亡之际,选择何种方式去解决问题,往往能决定最终的胜负。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设问与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人生中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以及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个人成长与自我超越的重要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仙六首·其三
五老出东南,崔嵬相閒隔。
清晨登绝顶,处处仙人迹。
朱霞散九光,岩谷好颜色。
回首空澄湖,黄涛正喧击。
石上弦素琴,神欢心自清。
仙童三四人,忽来左右听。
嘹嘹诵金书,劝我餐瑶琼。
赠我一玉麈,邀我淩云行。
舍琴与之去,恍惚在蓬瀛。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