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行久矣将焉祷?众议纷然反见迂。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伯有(bó yǒu)的意思:拥有很多财富和权力。
积习(jī xí)的意思:指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或陋习。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能为(néng wéi)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干
片言(piàn yán)的意思:指言辞短小,意义深远。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神巫(shén wū)的意思:指能够预知未来、洞察事理的人。
俗事(sú shì)的意思:指平常、普通的事情或琐事。
土俗(tǔ sú)的意思:
◎ 土俗 tǔsú
(1) [local custom]∶地方风俗
(2) [vulgar]∶粗俗;不雅观卧病(wò bìng)的意思:指因病而卧床不起。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言容(yán róng)的意思:言辞和容貌,指言辞和表情的态度和风度。
药石(yào shí)的意思:指珍贵的药物和宝贵的石头,比喻宝贵的东西。
舆情(yú qíng)的意思:指社会上对某一事件或话题的公众舆论和民众情绪。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众议(zhòng yì)的意思:指众多人的意见和建议。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所作的《却巫》。诗中反映了作者面对民间流传的巫术信仰时的思考与态度。
首联“卧病空山无药石,相传土俗事神巫”,描绘了作者在荒山中因病卧床,周围只有土俗的神巫信仰相伴的情景。这里的“无药石”既指身体上的疾病无药可医,也暗喻了精神上的困惑无解。
颔联“吾行久矣将焉祷?众议纷然反见迂”,表达了作者对长久以来依赖巫术祈祷的疑惑和对众人的意见感到困惑。他质疑这种做法是否正确,是否过于迂腐。
颈联“积习片言容未解,舆情三月或应孚”,指出虽然自己对巫术的了解有限,但三个月的时间或许能让舆论逐渐接受并认可他的观点。
尾联“也知伯有能为厉,自笑孙侨非丈夫”,引用古代典故,以伯有(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和孙侨(战国时期楚国大夫)为例,表达自己对改变传统观念的坚定决心,同时也带有自嘲的意味,暗示改变不易,但自己不会退缩。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王守仁对于传统文化中迷信现象的反思与批判,以及他坚持理性思考、勇于变革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