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却巫》
《却巫》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卧病空山药石相传俗事神巫

吾行久矣将焉祷?众议纷然反见迂。

积习片言容未解,舆情三月或应孚。

也知伯有能为厉,自笑孙侨非丈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伯有(bó yǒu)的意思:拥有很多财富和权力。

积习(jī xí)的意思:指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或陋习。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能为(néng wéi)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干

片言(piàn yán)的意思:指言辞短小,意义深远。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神巫(shén wū)的意思:指能够预知未来、洞察事理的人。

俗事(sú shì)的意思:指平常、普通的事情或琐事。

土俗(tǔ sú)的意思:

◎ 土俗 tǔsú
(1) [local custom]∶地方风俗
(2) [vulgar]∶粗俗;不雅观

卧病(wò bìng)的意思:指因病而卧床不起。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言容(yán róng)的意思:言辞和容貌,指言辞和表情的态度和风度。

药石(yào shí)的意思:指珍贵的药物和宝贵的石头,比喻宝贵的东西。

舆情(yú qíng)的意思:指社会上对某一事件或话题的公众舆论和民众情绪。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众议(zhòng yì)的意思:指众多人的意见和建议。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所作的《却巫》。诗中反映了作者面对民间流传的巫术信仰时的思考与态度。

首联“卧病空山无药石,相传土俗事神巫”,描绘了作者在荒山中因病卧床,周围只有土俗的神巫信仰相伴的情景。这里的“无药石”既指身体上的疾病无药可医,也暗喻了精神上的困惑无解。

颔联“吾行久矣将焉祷?众议纷然反见迂”,表达了作者对长久以来依赖巫术祈祷的疑惑和对众人的意见感到困惑。他质疑这种做法是否正确,是否过于迂腐。

颈联“积习片言容未解,舆情三月或应孚”,指出虽然自己对巫术的了解有限,但三个月的时间或许能让舆论逐渐接受并认可他的观点。

尾联“也知伯有能为厉,自笑孙侨非丈夫”,引用古代典故,以伯有(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和孙侨(战国时期楚国大夫)为例,表达自己对改变传统观念的坚定决心,同时也带有自嘲的意味,暗示改变不易,但自己不会退缩。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王守仁对于传统文化中迷信现象的反思与批判,以及他坚持理性思考、勇于变革的精神。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夏日过郑七山斋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

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

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

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

(0)

复愁十二首·其十一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

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0)

黄雀行

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

朱宫晚树侵莺语,画阁香帘夺燕窠。

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

谁令不解高飞去,破宅荒庭有网罗。

(0)

端居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0)

春风

青帝使和气,吹嘘万国中。

发生宁有异,先后自难同。

辇草不消力,岩花应费功。

年年三十骑,飘入玉蟾宫。

(0)

朱槿花

瘴烟长暖无霜雪,槿艳繁花满树红。

每叹芳菲四时厌,不知开落有春风。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