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朝 谒 归 省 文 书 宋 /吴 潜 面 拥 旌 旗 鼓 乐 随 ,谁 知 锦 被 裹 疮 痍 。吏 那 秋 敛 充 春 赋 ,兵 待 朝 输 作 暮 炊 。缩 手 判 支 穷 措 大 ,攒 眉 书 准 老 沙 弥 。此 是 履 翁 新 活 计 ,雁 书 多 报 故 人 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疮痍(chuāng yí)的意思:疮痍是指战乱或灾难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的创伤和损失。
春赋(chūn fù)的意思:春天的赋诗。指用春天的景色、风光为题材创作的诗歌。
措大(cuò dà)的意思:指行为放纵、挥霍无度的人。
鼓乐(gǔ yuè)的意思:指喜庆的音乐和鼓声,常用来形容欢乐、热闹的场面。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裹疮(guǒ chuāng)的意思:比喻掩盖或隐藏问题,不解决根本矛盾。
活计(huó jì)的意思:指能够带来收入的工作或生计。
锦被(jǐn bèi)的意思:指被子上的花纹或图案,比喻人的品德或才能出众。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旗鼓(qí gǔ)的意思:形容战争或竞争激烈,双方势均力敌。
秋敛(qiū liǎn)的意思:秋天收获后,物品减少。
沙弥(shā mí)的意思:沙弥是佛教中指出家修行的小僧人,也用来比喻年幼无知的人。
输作(shū zuò)的意思:指在比赛、竞争中失败或失利。
缩手(suō shǒu)的意思:指由于害怕或退缩而不敢伸手做事或行动。
雁书(yàn shū)的意思:通过书信传递信息
攒眉(cuán méi)的意思:指皱起眉头,表示担忧、忧虑的情绪。
- 注释
- 面拥:身披。
旌旗:旗帜。
鼓乐:鼓乐队。
谁知:却不知。
锦被:华丽的被子(比喻表面的荣华)。
裹疮痍:掩盖伤痛。
吏那:官吏们。
秋敛:秋天征收。
春赋:春天的赋税。
兵待:士兵等待。
朝输:早晨上缴。
暮炊:晚上做饭。
缩手:无奈放弃。
判支:支付。
穷措大:贫穷的书生。
攒眉:皱眉。
书准:写下。
老沙弥:老僧侣。
履翁:诗人自指。
新活计:新的生活方式。
雁书:鸿雁传书。
故人知:告知老朋友。
- 翻译
- 身披旗帜鼓乐簇拥,却无人知晓他满是伤痛。
官吏在秋天就征收税款,用来应付春天的赋税,士兵们早晨交出武器,晚上只能用来做饭。
他无奈地放弃,如同贫穷的书生,眉头紧锁写下如僧侣般的苦修生活。
这是履翁的新生活方式,他通过鸿雁传递消息,告知旧友这一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外任职,深感仕途艰辛,内心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关切。诗中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展示了表面上的繁华与底下的苦楚,以及个人的无奈与期盼。
“面拥旌旗鼓乐随”一句,用宏伟的仪仗队伍和热闹的音乐来形容官员外出的威严场面,但紧接着“谁知锦被裹疮痍”揭示了背后的隐痛,表明那看似光鲜的生活下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伤痛。这里的对比极强,既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生活的两重性。
“吏那秋敛充春赋”与“兵待朝输作暮炊”,则是描写官员在外辛勤工作的情况,从秋天开始收成到第二年春天再次征税,以及军事上的紧急调动,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责任感。
“缩手判支穷措大”与“攒眉书准老沙弥”,则是官员面临困境时内心的挣扎。他们在权衡有限的手段和巨大的决策之间寻找平衡,表现了官场生活中的艰难抉择。
最后,“此是履翁新活计”表明这些都是诗人为生存而做出的新的打算和努力,而“雁书多报故人知”,则透露出诗人的思念之情,不仅是在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思念,更是在通过鸿雁传递消息,希望远方的人们了解自己的处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官场生活的复杂性和个人的无奈,还透露出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于家国的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白鹦鹉歌
出自西域遥遥之垄坻,来处上林密密之樊笼。
翠衿红嘴非伴侣,鹤鹤白鸟输光容。
一语一言能默记,聪明学得鱼龙戏。
舞如缟带乱翻风,停似雪花轻委地。
我来索语貌閒閒,不是瘖聋不是奸。
只知天子赐恩泽,肯为旁人转舌关。
多少公卿羞见汝,帝前不语人前语。
山水图
鹅溪练色如江色,幻出山青兴云白。
山前杂树岂知名,云际高楼不论尺。
幽泉无声深谷窈,下作寒潭浸空碧。
祇应车马隔尘氛,但有扁舟系沙侧。
溪头老渔何处归,手持轻橹背斜晖。
草堂欲到恐未到,日暮山云空湿衣。
西岩两翁共巾屦,应在深山更深住。
南溪芳草北溪花,遥指平生钓游处。
山林此乐予未知,褰裳欲去将安之。
请看坡老人中景,只在王维画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