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无相道人顺世五首·其四》
《闻无相道人顺世五首·其四》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石霜既顺世,吾师亦不住

杉桂有猩猩糠秕无句句。

土肥多孟蕨,道老如婴孺

莫比优昙花斯人更难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糠秕(kāng bǐ)的意思:指不重要、不值得一提的事物或人。

顺世(shùn shì)的意思:顺应时代潮流,适应社会环境,顺从世俗的观念和规则。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昙花(tán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短暂、转瞬即逝。

土肥(tǔ féi)的意思:土地肥沃,指农田肥沃、土壤肥沃。

猩猩(xīng xīng)的意思:指人类的祖先,也用来形容原始、野蛮的人。

婴孺(yīng rú)的意思:指年幼的婴儿和孩子。形容人幼小无知、无经验。

优昙(yōu tán)的意思:指人品高尚,心地善良,无私奉献的美德。

注释
石霜:指代一位僧人或道人的法号。
既:已经。
顺世:顺应世间潮流。
吾师:指诗人尊敬的老师。
不住:不再停留,可能指离开尘世。
猩猩:古人认为杉桂间有灵物,此处象征不寻常的事物。
糠秕:粗劣的谷物,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孟蕨:一种野生植物,象征朴素的生活。
道老:年长的道士。
婴孺:婴儿和幼儿,形容纯真无知。
优昙花:传说中的稀有花卉,比喻罕见的人物或事物。
斯人:此人,指上文提到的难得遇见的人。
翻译
石霜顺应世俗,我的老师也不再停留。
杉树桂木间猩猩出没,粗粮糠皮中却无言语。
土壤肥沃处生长着许多蕨类,年长的道人如同幼儿般纯真。
不要与优昙花相比,这样的人更难以遇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石霜既顺世,吾师亦不住"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老师或导师离去的无奈接受。"杉桂有猩猩,糠秕无句句"则是用生动形象描绘山林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其中"糠秕"指的是树木间自然形成的小窝。

"土肥多孟蕨,道老如婴孺"一句,通过对土地肥沃和植物茂盛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繁荣,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纯真。"莫比优昙花,斯人更难遇"则是用鲜花来比喻难得的人或事物,表达了对稀有之人的珍视和难以寻觅。

整首诗通过山林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生命流转、师承变化的感慨,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和王安之少卿同游龙门·其一

生平有癖好寻幽,一岁龙山四五游。

或往或还都不计,盖无荣利可稽留。

(0)

呈赵侍郎

飘缈蓬壶隔俗尘,尘中日月易因循。

白驹皎皎犹空谷,秋水娟娟自美人。

何限溪山分晓梦,无情天地著閒身。

抱琴来问吟边信,见说池塘草正春。

(0)

满庭芳·其一和洪丞相景伯韵呈景卢舍人

急管哀弦,长歌慢舞,连娟十样宫眉。

不堪红紫,风雨晓来稀。

惟有杨花飞絮,依旧是、萍满芳池。

酴醾在,青虬快剪,插遍古铜彝。

谁将春色去,鸾胶难觅,弦断朱丝。

恨牡丹多病,也费医治。

梦里寻春不见,空肠断、怎得春知。

休惆怅,一觞一咏,须刻右军碑。

(0)

新荷叶·其一和赵德庄韵

人已归来,杜鹃欲劝谁归?

绿树如云,等闲借与莺飞。

兔葵燕麦,问刘郎、几度沾衣?

翠屏幽梦,觉来水绕山围。

有酒重携,小园随意芳菲。

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

春风半面,记当年、初识崔徽。

南云雁少,锦书无个因依。

(0)

朝中措.为人寿

年年黄菊滟秋风。更有拒霜红。

黄似旧时宫额,红如此日芳容。

青青未老,尊前要看,儿辈平戎。

试酿西江为寿,西江绿水无穷。

(0)

清平乐·其二寿赵民则提刑,时新除,且素不喜饮

诗书万卷。合上明光殿。案上文书看未遍。

眉里阴功早见。十分竹瘦松坚。看君自是长年。

若解尊前痛饮,精神便是神仙。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