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早春层楼》
《和早春层楼》全文
宋 / 赵希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谁架齐云百尺楼,舞衫歌扇风流

可怜脚力衰多矣,身未上时心已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ǎochūncénglóu
sòng / zhàoféng

shuíjiàyúnbǎichǐlóushānshànzhùfēngliú

liánjiǎoshuāiduōshēnwèishàngshíxīnchóu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歌扇(gē shàn)的意思:指歌舞表演中女演员手中所持的扇子,比喻虚华、虚浮的事物。

脚力(jiǎo lì)的意思:指行走时的力量和速度。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齐云(qí yún)的意思:形容众多云彩聚集在一起,云层密集。

上时(shàng shí)的意思:指适应时代潮流,具有时尚、流行的特点。

百尺楼(bǎi chǐ lóu)的意思:形容建筑高耸,气势雄伟。

舞衫歌扇(wǔ shān gē shàn)的意思:形容女子姿态优美,歌声动听。

翻译
是谁在齐云之上建造了一座百尺高楼,
那里的舞衣歌扇中充满了风流韵事。
注释
谁:指代某人或某个建造者。
架:建造。
齐云:形容极高之山或云层之上。
百尺楼:极高的楼阁。
舞衫歌扇:舞者的衣服和唱歌时使用的扇子,代指歌舞场所。
贮:聚集,积聚。
风流:指风雅、繁华或放荡的生活。
可怜:此处表示同情或感慨。
脚力:体力。
衰多矣:已经衰弱很多了。
身未上时:身体还未到达。
心已愁:心中就已经感到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登楼远眺的画面。首句"谁架齐云百尺楼"以疑问的方式,暗示了高楼的壮观与不易攀爬,可能是某人或某景致的杰作,矗立在云端之上。"舞衫歌扇贮风流"则通过舞者的衣饰和歌舞的场景,展现了楼中可能举办的宴乐活动,充满了浓厚的风流气息。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可怜脚力衰多矣,身未上时心已愁"则转向了对登楼者内心的描绘。尽管楼台高耸,引人向往,但诗人感叹自己的体力衰退,还未真正踏上楼顶,心中已然涌起忧虑和惆怅。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身体衰老的感慨,以及对登楼壮志难酬的无奈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景色描绘与个人情感,既有对美景的赞美,又有对自身境况的反思,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感怀人生主题。

作者介绍

赵希逢
朝代:宋

赵希逢(生卒年不详)一作希蓬,宋宗室,太祖四子秦王德芳八世孙。理宗淳祐间,以从事郎为汀州司理。与华岳诗词酬唱往来,有《华赵二先生南征录》今不传。词见《诗渊》第二十五册。
猜你喜欢

感秋兰

云何为兮深山,水何为兮幽谷。

匪杂佩于华裾,耻见珍于流俗。

噫嘻,疑枳棘与荆榛,不辞荣于秋绿。

(0)

和李次仲韵

先生柱史后,道价连城重。

火龙燎金鼎,玉楼讵可冻。

扁舟造交旧,已奏少微动。

蔼然义风畅,举世士莫共。

雪声洒篷背,皓彩耿幽梦。

相见忻把酒,清啸尘落栋。

愿奉圯桥履,岂惮吏部瓮。

六凿方有愧,一锥烦屡痛。

益知仁者心,新诗得频讽。

(0)

元丹歌赠会稽陈处士

尘波溢目深溟渤,往古来今空出没。

喜君相见话丹经,起我凌云恶阡陌。

我生素乏儿女姿,面上巉岩耸山骨。

少年避地东海隅,架竹编茅剪荆棘。

白云为我开山容,清风为我翔真域。

旋属群寇迫驱攘,淬出青萍闭丹室。

风尘澒洞十馀年,灵府芝田渐芜没。

逢君踪迹类秋蓬,遗我刀圭延岁月。

何当横槊静寰区,同子山居论丹诀。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十三

客寄辇毂下,驰心田亩间。

君恩重山岳,臣节殊安闲。

虽幸米盐足,其如尘土颜。

终负告归罪,判然诚独难。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四十三

小隐世味薄,花飞惨残春。

明玉剥楚笋,嫩紫庖吴莼。

不觉槃箸阙,但喜志意新。

我惟一廛足,何必问大钧。

(0)

和国器喜以事业为怀二首·其一

郑氏传家学,诗书不愧心。

佩刀知素业,左序况同襟。

但喜知难字,何能识至音。

小轩多暇日,为赋九州箴。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