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远星辰列,谁怜鹓鹭群。
倦来频闭阁,兴到辄开樽。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谐的哲学意味。
首句“书庄何所事,所事在耕云”,诗人以“书庄”为隐居之地,点明了生活的地点,接着“所事在耕云”则揭示了生活的主要内容——耕种云雾缭绕的田地,暗含着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利的超脱。
“自远星辰列,谁怜鹓鹭群”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远离尘嚣的星辰,以及群居的鹓鹭(鹓鹭常比喻贤士),表达了诗人虽处高洁之境,却无人理解的孤独感。
“倦来频闭阁,兴到辄开樽”描绘了诗人在疲倦时闭门休息,兴致来临时开酒畅饮的情景,体现了他随性而为、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
“菽水亲心洽,衔恩在至尊”则表达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对皇恩的感激之情,虽然身处隐逸之中,但并未忘却人间温情与国家的恩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亲情和国家情感的深刻体悟,以及对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